全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 北京市人民委員会代表团 到达莫斯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11112
颗粒名称: 全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 北京市人民委員会代表团 到达莫斯科
分类号: D822.25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和北京市政府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受到苏联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双方强调了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紧密关系和共同的目标,表示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关键词: 中苏关系 共同目标 合作

内容

据新華社莫斯科16日消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和北京市人民委員会代表团,乘噴气式客机在十五日下午到达莫斯科。
  到机場欢迎的有,苏联共產党中央委員会書記,苏联最高苏維埃联盟院主席、民族院主席,莫斯科市苏維埃主席,莫斯科州苏維埃主席,苏联最高苏維埃主席团委員,苏联和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維埃的代表,莫斯科市、莫斯科州苏維埃的代表,以及莫斯科各界劳动人民的代表。
  中國駐苏联大使刘曉和使館工作人員也到机場欢迎。
  苏联最高苏維埃联盟院主席洛巴諾夫致欢迎詞。他說,中國人民的每一个勝利都使苏联人民感到衷心的喜悅,使他們为自己的兄弟和忠实的朋友感到自豪。我們特別高兴的是,中國人民和苏联人民肩幷肩地一同在社会主义建設的道路上前進,共同在为偉大的社会主义事業的勝利、为世界和平和安全而斗爭。
  洛巴諾夫說,你們的來到苏联,对于巩固我們兩个兄弟國家人民之間的友誼事業、对于發展我們兩个偉大國家之間更緊密的經济和文化联系,是一个新的貢献。
  代表团团長彭眞致答詞。他对苏联在我國社会主义建設中所給予的巨大援助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还代表北京市人民委員会和北京市人民对莫斯科給予北京的各种帮助,表示深切的感謝。
  彭眞說,中國人民深刻地知道:中國人民和苏联人民是最親密的兄弟、同志和战友。不断地巩固和發展我們之間的友誼,加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國間的团結,是我們最高的國际义务,也是我們最大的利益。中國和苏联的团結,社会主义各國間的团結,是和緩國际緊張局势、維护世界和平和促進人类進步事業發展的有力保証。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