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的战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10710
颗粒名称: 中东的战火
分类号: D068
摘要: 本文报道了英法两国利用以色列作为工具,在中东地区挑起战火,对埃及发动联合军事攻击。文章还提到了埃及、叙利亚、约旦、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国家对埃及的支持,以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讨论和国际舆论的关注。
关键词: 国际政治 外交关系 中东地区

内容

英法殖民主义者已經利用以色列作为工具,在中东点起战火。十月二十九日夜晚,用西方國家裝备武裝起來的以色列軍隊侵入了埃及領土西奈半島,幷且朝苏伊士运河挺進。緊接着这一行动,英法就借口「維护中东和平」和「保障运河的自由通航」,向埃及發出最后通牒,要用軍隊重新占領苏伊士运河地区。在埃及拒絕了这种無理要求以后,英法随即在十月三十一日开始对埃及發动了联合軍事攻击。埃及的領土主权和中东和平遭到了嚴重的威脅。
  在以色列对埃及發动進攻以前,英法就已經在地中海進行新的軍事部署。英法美都在事先采取了措施,撤退它們在阿拉伯國家的侨民。顯然,以色列对埃及的侵略是英法对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進行武裝干涉的陰謀的組成部分。以色列沒有西方國家的鼓励和支持是不敢对埃及發动这种毫無道理的軍事挑衅的。
  自从今年七月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國有以來,英法一直想重新从埃及人民手里夺走苏伊士运河。但是埃及在阿拉伯國家和全世界人民的支持下粉碎了殖民主义者的計划。十月中旬,联合國安全理事会通过了解决苏伊士运河問題的六項原則。这些原則确認应当尊重埃及对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幷且保証运河的自由通航。如果英法同埃及一样眞正接受这些原則,和平和合理地解决苏伊士运河問題是完全可能的。
  但是,英法不甘心放弃它們的殖民利益,幷且担心埃及在苏伊士运河問題上的勝利將大大鼓舞阿拉伯國家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斗爭。于是它們选擇了軍事冒險的道路。英法迟迟不同埃及举行談判,謀求苏伊士运河問題的和平解决,却利用以色列同阿拉伯國家的冲突,把武裝干涉的矛头指向站在阿拉伯國家反殖民主义斗爭最前列的埃及。
  埃及坚决維护自己的領土和主权,断然拒絕了英法的最后通牒。埃及总統納賽尔嚴正指出,英法的最后通牒侵犯了埃及的权利和尊嚴,它是明目張胆地無視联合國憲章。埃及將为保衛自己的权利和尊嚴而战。埃及全國現在已經实行总动員,准备抵抗外國的侵略。叙利亞,約旦、沙特阿拉伯、黎巴嫩等阿拉伯國家都已經表示全力支持埃及。阿拉伯國家在反对以色列的侵略,反对殖民主义者的武裝干涉的斗爭中進一步团結起來了。
  在目前的緊張局势下,联合國安全理事会在十月三十日开会討論了以色列对埃及的侵略和英法威脅要用軍隊占領苏伊士运河的問題,埃及、苏联、南斯拉夫和伊朗等國的代表在会上对以色列和英法提出了譴責和警吿。但是由于英法的阻撓,会議沒有能够作出任何决定。
  中东局势的惡化引起了全世界輿論的关切。各國輿論都要求扑滅中东的战火,要求以色列軍隊退囘自己的边境以內,要求制止英法对埃及的武裝干涉。联合國亞非集团十月三十一日斥責英法的最后通牒是「帝國主义最令人厭惡的再發展」。它一定会「在亞洲、非洲和其他地方引起深远的、难以逆料的后果」。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