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鞍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舊頂头翻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10147
颗粒名称:
舊頂头翻身
分类号:
F426.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本文记述了酆德山小组如何通过节约使用“顶头”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钢管质量的故事。
关键词:
顶头
钢管
小组
节约
内容
頂头,是穿孔机、軋管机、均整机軋制無縫鋼管時必須使用的工具。它是用鎳鉻合金鋼制造的,價格很高。
無縫鋼管廠一——六月份的「頂头」一直超过消耗定額,占第一季度無縫鋼管廠超支總額的80.7%。廠領導上曾和大家作过多次硏究:有的認为頂头定額訂得太冒進了;有的認为要提高鋼管質量,必須多用頂头,都認为頂头超过消耗定額是必不可免的事。
四月,甲班穿孔机酆德山小組突然有七、八天沒有領一个頂头就把鋼管軋出來了,六月,也只領了七次。大家都很驚奇地輿論着酆德山小組少用頂头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酆德山年初就不相信「頂头定額的計劃太冒進」,也不相信「提高質量就必須多用頂头」。他这样想:「若說頂头影响鋼管質量,那麽,二、三月用的頂头超过近一倍,鋼管質量为什麽仍不見好轉呢?」但他又沒有科学理論根据來反駁大家的意見,就沒講啥,只是把舊頂头留下來,准备弄淸問題以後再使用。
酆德山这以後,就和組里人反覆硏究,向別人請敎,發現鋼管質量不好是加熱爐燒鋼燒的不好,里生外熟造成的。于是,他們决定利用过去留下來的頂头,幷提出「不輕易扔掉任何一个頂头」。每天上班前,酆德山先查淸今天需要的頂头的規格,然後从舊頂头中选合適的,或將不合適的拿到机修場或加熱爐修理一下再用,有時还找技術員硏究,用規格差不多的代用,实在沒办法才到工具庫領新的。八月,他們只領了一次新頂头,以消耗重量算,从幾十噸降到了幾十公斤。
七月,節約頂头的經驗在全廠得到推廣,全廠自1956年以來第一次完成了消耗頂头定額的計劃。过去,每天都領頂头的丙班,八月降到全月只領三次。穿孔机的甲、乙、丙三班頂头的總消耗量由五千四百三十五公斤降为一百零五公斤,降低了54倍。八月,全廠比國家計劃降低了30%。同時,鋼管質量也在逐步提高。有的同志別有風趣地說:「現在舊頂头翻身了,我們那兒过去睡大覚的頂头,現在也参加祖國建設了。」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慶吉
责任者
酆德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