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支援新燒結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10002
颗粒名称: 为了支援新燒結工程
分类号: F426.31
摘要: 本文主要描述了立山建华铁工厂职工们在公私合营的背景下,努力制造鞍钢试制的"两米瓦斯閥"的故事。
关键词: 鞍山市 立山建华铁工厂 公私合营

内容

九月五日是公私合营立山建華鉄工廠的職工們最喜悅的日子。这一天,他們为鞍鋼試製的「兩米瓦斯閥」出廠了。
  「兩米瓦斯閥」是鞍鋼新建的新燒結廠的重要設备,它是起調節燃料作用的。在燒結鋼鉄原料時,用它可以知道用火量的大小。在这以前,鞍鋼曾到旅大、沈陽等地去訂做这种气閥,但,因在製作当中有困难,而沒能給做。後來,鞍鋼公司就找到了建華鉄工廠。在当時,該廠有些人对做这种气閥信心也不足。本來嘛,該廠是个公私合营廠子,机械設备很簡陋、技術水平又很低,如果做些零星的机器配件和補修些小瓦斯閥还可以,要自己親手製作孔徑兩米,全長八.六尺的「兩米瓦斯閥」的確是件困难的事。但是,在大力支援鞍鋼、滿足鞍鋼的需要的光荣責任感的支配下,該廠的職工們終于接受了这批任务。在試製这种气閥中,困难眞的一个接一个的來了。他們遇到第一个困难就是在翻砂瓦斯閥時,沒有电吊車,工人們只好用手倒鏈吊車一下一下的來回倒動,經过幾日的辛勤劳動,翻砂的困难克服了。接着在屋里澆注時,瓦斯閥高出了廠房,这样進行澆注有困难。怎麽办呢,大家可急坏了。这時,臨時成立起來的技術硏究会就召集大家硏究了这个問題。当時大家提議在場房內挖个大坑,把高大的瓦斯閥放進坑內進行澆注。坑挖好了,地下水上來了。这样在澆注時,鉄水濺上冷水就容易發生爆炸事故。後來,大家在坑的附近挖了四个井,把水吸引到附近这四个井內去,这样坑內的水位馬上下降了。虽然这样,在澆注時,工人們为了安全地完成澆注任务,到晚上八、九點鐘都不走。他們在高温下,經过緊張劳動,終于順利地完成了澆注任务。
  該廠車工車間在車这个气閥体時,因气閥体大,現有的平面床子擱不下,車工宋雲閣、陈永兴等人提出利用舊管子改進了平面床子上的鏜杆,这样气閥体就放下,結果提前完成了这項任务。在刨床刨气閥体時,气閥大,刨床也刨不了,老鉗工田志廣等又硏究出在床面子上做个立刀架子,把气閥釘在床面子上來回切削,这样,也順利地完成了刨气閥的任务。工友們都樂的說:「为了支援鞍鋼新燒結廠的開工,困难再多,我們也能克服!」
  「兩米瓦斯閥」,在建華鉄工廠全体職工的積極努力下,終于製作成功了。九月五日,他們把幾个月來辛勤劳動的結晶运往鞍鋼新燒結工地去,支援了新燒結廠的建設。
  現在該廠正在为新燒結廠生產第三、第四台瓦斯閥。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淑貞
责任者

相关事件

1956年9月5日公...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