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活了二斤重的嬰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9361
颗粒名称: 养活了二斤重的嬰兒
分类号: R722.6
摘要: 本文是一篇关于鞍山市立医院外科病房护士们成功护理早产儿的报道。文章通过叙述护士们对早产儿的精心护理过程,展现了她们的责任心和爱心,同时也展现了医护人员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
关键词: 早产儿 护理情况 医院

内容

剛做过肝臟病手術的趙素蘭,腹部感到陣陣隱痛。果然,兩點鐘後,她的六个月的嬰兒,在市立医院外科病房出世了。護士們圍着这比五磅熱水瓶还小的体重兩市斤的小生命,嗟嘆着說:「怎麽能养活呢!」
  早產兒不是不可挽救的。嬰兒室过去也確曾護理好不少不足月的嬰兒。但是,这个特別幼小纖弱的小生命,也能养活嗎?她眼睛閉着,混身靑紫,不会哭,也不能動。只有微微一息呼吸,才使人們了解到她有一綫生机。难哪!連書本上也沒記載过这样小的小孩能养活。
  这个嬰兒室,有一个護士長,四个護士,一个護理員。一天三班,幾十个嬰兒,就靠这六个人忙活着。工作够累的了。不过,她們非常熱情,護理工作仍然做得有条有理,細緻妥貼。今年她們还曾被評为市衛生系統的先進集体。和一切熱爱工作的人一样,对嬰兒她們有一种分外親切的感情。
  这孩子的体温很低,在攝氏三十五度以下,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問題。于是護士長姚勤先把她放到保温箱里,用电力使她能保持正常的体温。每隔一定時間,就要校正保温箱的温度,过熱过凉都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地發育。在这期間,最大的困难是孩子沒有气力。二十小時过去了,仍然沒有吃吮奶头的能力。姚勤先試着用滴管把葡萄糖水一點一滴地喂她。虽然每頓只喂一西西,也需要五六分鐘。但这小生命只喝三次便累了。又过了三十六小時,才繼續喂起养料來。老喂葡萄糖水,营养不够;而喂牛奶呢,她的消化力又很弱,不容易吸收。于是護士們商量着到產妇处收來一些母奶喂她。孩子的皮膚乾燥,就用香油遍擦全身,使之滋潤。过了一个時期,她們用西紅柿和靑菜挤出汁水,或者熬點米湯來喂她,以便增加养分。除了使孩子吃得好,还想办法讓她睡得好,隨時給她改換睡覚的姿势,讓她躺的舒服。說起來,这个小生命也眞不好護理。就拿喂奶說吧,喂多了怕積食,喂少了怕不飽,都会閙病。有一回,奶喂的稍快點,嗆了,还閙了場病。以後,她們可越法小心起來,喂奶的間隔、份量,都很精確。一天二十四小時,不論这六个人是誰的班,都一样耐心,一样護理。三星期後,孩子会吮奶头,四个月後离開了保温箱,体重增至九斤八兩,終于成長起來了。
  小嘎——她們这样叫她,漸漸活躍起來,有時咧開小嘴笑了。護士們看見自己護理的孩子健壯活潑,十分喜悅。大家全動起來,做衣服做褲子。手術室和分娩室的護士,有的給做了帽子和鞋子,有的買來圍咀。不幾天,就把这小丫头打扮起來了。
  七月六日,整整在医院养了八个月二十天,体重十斤八兩的小嘎出院了。小嘎的母親趙素蘭看到自己的头生女兒很活潑,含着眼泪說:「長大了,叫孩子來報答你們吧!」小嘎似乎听懂了她媽的話,咧開小嘴笑了。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永亮
责任者
趙素蘭
相关人物
姚勤先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