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花」剧中的果樹和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9143
颗粒名称: 「馬蘭花」剧中的果樹和水
分类号: Q949.327.8
摘要: 本文讲述在童话剧“马兰花”的梦幻一场中,制作团队使用舞台技巧制作出神奇的苹果树和水仙舞的水面效果。苹果树的生长是通过拉后台绳实现的,而水仙舞的水面效果则是通过水灯、玻璃板、透光筒和色片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技巧使得舞台效果更加生动逼真,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
关键词: 舞台技巧 苹果树 水仙舞

内容

我們在童話剧「馬蘭花」里看到大蘭把喜鵲推到河里後,只听「噗」的一声,在舞台上,突然有一棵美麗的苹果樹从岩石裏長出來,接着樹枝上又結了不少大苹果。大家都很奇怪:这棵樹即沒有人栽又沒看到它从那里來,怎麽会長出來呢?其实,这个苹果樹很早就在舞台上了,只是因为它是倒在舞台上的,覌众看不見罢了。文工团的舞台工作人員在苹果樹的根和岩石後面安上折葉,在樹根上又拴了一个繩,从前面扯到後台。这样,需要苹果樹長起來時,只要一拉後台的繩,苹果樹就会長起來了。这是一种方法。另外,在樹的底下安上彈簧,把彈簧压下去,使樹落下。需要時,一放彈簧,樹也会立刻長出來。
  在「馬蘭花」里的夢幻一場,我們看到了富有詩意的水仙舞的場面。呈現在舞台上的水是那麽眞实,起伏的波浪好像眞的水在流動,究竟这水是怎制作的呢?这主要是由于水灯在起作用的結果。这个水灯有灯槽,在灯槽前面有玻璃板,用銀粉在玻璃板上画上水紋。在这水紋板前面有透光筒,在透光筒前面放上色片(即藍色玻璃紙),在水紋板上又有輪帶可以帶動水紋板轉動。舞台上挂有一層白紗幕,水灯就放在前台兩旁,水灯打開時,水紋板轉動起來,水紋也就同時放射在紗幕上了。因此,看起來好像眞水在動。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威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