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思想問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9013
颗粒名称: 注意思想問題
分类号: K828.1
摘要: 本文主要报道了丙班球磨工长吴殿明通过观察和交流,发现工人小王在工作中存在思想负担,经过了解和沟通,帮助小王解决了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强调了党员在工作中要注意群众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及时解决思想问题。
关键词: 吴殿明 思想问题 工作事迹

内容

「这些日子,在緊張地操作的時候,小王为啥老晃腦袋?为啥有時瞪着眼想得那样出神?」六月初,丙班球磨工長、党員吳殿明反覆捉摸这个問題。「是耽心咱这班產量攆不上那兩班?事实是咱这还超过他們。要說是他在用心找竅門,又怎能給礦不均勻叫皮帶压住兩回,損失精礦十好幾噸呢?是不是家裏生活有什麽困难?还是小倆口子閙了口角?」不管怎麽說,小王思想上肯定是有些負担。
  虽然党支部召号全車間開展百日安全运動,可是,工人心裏要有一點負担,思想一不集中,什麽事故不能出現呵!
  小王在想什麽,得找出个究竟。一天,吳殿明到王席奎家來訪問,正巧小王領着爱人逛公園去了。吳殿明轉身过來就去找李怀明。他兩家住的近,又在一起操作。
  吳殿明把小王最近的情况談了,最後問李怀明:「你說,他倒有啥心事?」
  「叫操作規程給难住了!」李怀明一句話說穿了这个謎。接着他又說:「小王一回家就拿起操作規程來学習。夜班回來,又熱又累,眞是乏的不行,可小王倒下就背操作規程。你說他操作時晃腦袋,瞪着眼尋思,那兴許在背操作規程哩!」
  努力準备考試,耽心考不好,这就是小王的負担。
  小王年輕,人很机灵,問題領会的快。吳殿明沒有直接了当找他談。只在第二天交接班碰头会上,在照例宣傳安全生產的時候,吳殿明才从側面提出問題。他說:「学習操作規程很重要。但是,最好的办法,是一边学一边用,一边領会規程,一边檢查操作。千万不要光背条文,学了理論只等于会了一半。」为解除工人对考試升級的某些顧慮支部書記也講了幾句話。
  吳殿明以为小王沒有思想負担了呢。沒想到有一天又把小磨給压住了,原因是三角皮帶蝕了一根,小王預先沒察覚做好準备,这回換皮帶又多化了半个小時,損失五、六噸精礦。下班後,吳殿明就找小王談,他說:「一九五二年,我的家鄕閙水灾,房子冲坏了。这边我又要不下房子。心裏光顧上考慮这事兒了,有一回,我去檢查二球磨的油盒熱不熱,熱了就澆油。因为那時候我心裏想的是房子,眼睛瞅着別的地方,只用手去摸油盒,一下子摸在对輪上,幸虧我的手縮的快,要不五个手指头算完了……。」
  「我跑的挺欢,可是活沒干好。」沒等吳殿明說完,小王就領会他的意思了,幷很难过地說。
  「是呀,南北头來回跑,面面都跑到,这很重要。可是更重要的是思想,是不是一个心眼兒对生產。要是你專心一意想生產,按規程十五分鐘到廿分鐘檢查一次三角皮帶,这五、六噸精礦就可以避免損失,因为皮帶幷不是一下子就蝕掉的呵!時刻掌握生產、机械的小小変化,就事事都主動了。」
  为了表示以後集中精力搞好操作,保証安全生產,王席奎主動寫了一份檢討書,要求登在板報上。工作中的一些缺點就迅速被克服了。
  由于党員在百日安全运動中注意了群众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及時解决思想問題,从六月一号到七月卅一号,燒結總廠一选靑年車間丙班已經兩个月完全消滅了机械和人身事故。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苏星
责任者
吳殿明
相关人物
王席奎
相关人物
李怀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