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鞍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勤儉办社的好榜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6750
颗粒名称:
勤儉办社的好榜样
分类号:
F321.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谷首峪村云峰合作社通过勤俭办社,克服困难,提高生产,社员团结互助,劳動热悄高涨。
关键词:
谷首峪村
勤俭办社
社员团结
内容
四區洪台溝鄕谷首峪村雲峰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有205戶,男女劳動力352名,耕地180垧;社裏有騾馬13匹,驢72条,耕牛13头,膠皮車1台,小鉄車、解放式車45台。这个地方耕地窄小,山高林多,过去都是依靠賣山柴为主要生活來源,生活都不太好。
今年2月,該社轉为高級社後,部分幹部和社員,認为高級社什麽东西都应当是好的了,老牛破車疙瘩套,不需要再用了。有的社員說:「看人家社,都是大膠皮車,肥騾壯馬,多有力量?社員幹活也有勁呀!」有人就提意見:「咱們也向政府貸款,買它幾台大膠皮車,盖个社办公的房子,也好撑起高級社的門面。」講排場,爱闊气的思想,在这時就露头了。可是,社主任呂殿臣和刘國順不这样想,他們說:「得好好扭轉一下这种不好的思想。」他們召開了管委会,經过討論硏究,認为这对执行勤儉办社方針是个很大的阻碍,决定針对这种思想,進行說服敎育,轉変大家的認識。他們向社員講淸执行中央勤儉办社方針的好处,把河北省遵化縣「窮棒子社」坚持勤儉办社的經驗,作为对社員進行敎育的材料。
經过宣傳敎育,社員們批評了自己的錯誤思想,明確了單純依靠國家貸款,幷不能解决生產上的困难,樹立了自力更生,增產節約搞好生產的信心。
社幹部們是帶头执行勤儉办社方針的榜样,沒有办公桌,釘一个木板架子;办公用紙也用比白色紙还賤2分的黃色紙;社会計買了一本紅格办公紙,社主任还批評他浪費了。打井缺少15把鎬头,要買得80多元,社幹部到各生產隊動員社員献舊鎬坏鍬,讓会打鉄的社員修理使用;打鉄沒有錘子,就用斧头代替;打鉄沒有焦炭,社主任連夜跑到倪家台買了17斤來,17斤焦炭錢,解决了80多元的問題。在拉柴送糞時,困难又來了:过去單幹時,都是一驢一車,現在要二驢一車了,沒有長套,連短套也破的不能用,社幹部就發動社員想办法,結果利用了社員家的舊套,把它結起來用,解决了40多台車的套繩。
勤儉办社的方針貫徹到群众中去,有什麽困难,社員們也主動地解决了。缺牲口夾脖,社員用業餘時間,利用木棒自己做;賣柴車缺20个喂牲口的槽子和50条麻袋,社員就用舊板子釘槽子,又自動收集了一些破麻袋,用麻繩連補起來用。勤儉办社不但在生產上克服了許多困难,樹立了事事厲行節約的風气,也使全体社員团結在一个互助友爱的大家庭裏了。
該社就是这样把有用的資金用于生產最需要的地方,開支一个錢也要多方面考慮。財务制度是嚴格的,一切物品都規定了使用年限,連赶車使用的鞭梢,也規定了每月1条,多使用1个月,就給50%的獎勵。給牲口挂掌、修理農具都是自己幹,今年每垧地達到6万斤施肥量,也由社員挖掘糞源,積攢小灰來解决的。
坚持勤儉办社,又開展了劳動競賽,社員劳動熱情非常高漲。男劳動力除病弱者外全部出勤,女的也達到90%的出動率。他們的口号是:「事事節約多打粮,爭取年年生活强。」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欲恒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洪台溝鄕谷首峪村雲峰...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谷首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