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的孩子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6230
颗粒名称: 祖國的孩子們
分类号: I267
摘要: 本文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学生和农村合作社的几个故事。其中包括少年儿童送礼物给合作社、西藏儿童加入少年先锋队、学生参加手工制作活动以及合作社照顾为孤儿提供教育和生活支持的情况。
关键词: 鞍山市 红旗 礼物

内容

珍貴的礼物
  15日那天,北京郊區紅旗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社員們接取了北京的育才小学少年兒童送來的一部双輪双鏵犁。这是他們用節約下來的零用錢購買的。早晨8點鐘,这个学校的500多名少年兒童,举着鮮紅的少年先鋒隊隊旗,沿着護城河步行到紅旗農業生產合作社,把一部寫有「育才少年号」的双輪双鏵犁送給了这个合作社的副主任。接着副主任霍文海对少年兒童的珍貴贈礼表示感謝,幷且帶領小客人們参覌了社里的溫室、陽畦。
  第一批帶上紅領巾的西藏兒童
  日喀則小学75名学生加入了少年先鋒隊,他們是第一批帶上紅領巾的西藏兒童。在8日,少先隊員們举行的入隊宣誓大会上,日喀則市有五、六百人前來向少先隊員們祝賀,班禪堪布会議廳委員会、日喀則宗教、各群众团体和各界市民,都派代表給75名少先隊員一一挂了哈達。还送給他們樂器、体育器具和圖書等礼物。
  中小学里的少年工廠
  在西安市西一路小学里,近來每逢星期三和星期五下午的課外活動時間,就有100多名小学生來到「紅領巾工廠」的鉄工、木工和刺綉車間,進行制作工藝品的活動。小学生們在这里制造电動机模型、自來水塔模型和学校模型等。
  这学期,西安市有62所中、小学校成立了「少年工廠」。
  農業社照顧下的孤兒
  6歲上就失去父母的孤兒由景祿,参加了遼寧省昌圖縣三合鄉紅星農業生產合作社以後,已經上了学。他成为本鄉中心小学三年級的好学生。为了便利由景祿学習,合作社还拿出伙食費讓他在鄉人民委員会的食堂里吃飯。由景祿説,合作社管我吃穿,还讓我念書,比我姑母都好。最近他要求社主任楊宝坤給他買个糞筐子,在不影响学習情况下,保証每天給社里揀兩筐糞。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