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鞍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緊張的一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6133
颗粒名称:
緊張的一天
分类号:
F426.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轧钢公司郑成和小组面对艰巨的任务,在团队合作下,克服困难,高效地完成了挖运冻土和泥的工作。通过分工协作、改进方法和提高工作效率,小组突破了任务指标,实现了出色的业绩。
关键词:
轧钢公司
团队合作
工作效率
内容
6點鐘,太陽剛升起,軋鋼公司鄭成和小組13个人就都到了現場。鄭成和一面檢查着工具,一面向組員們說:「照着我們昨天硏究的方法去幹,保險沒問題,准能完成!」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項緊急而艰巨的任务:一个長方形的基礎坑,已經挖進1米來深,从那不很齐整的掌子上可以看出,上面一層是坚硬的凍土,中間夾雜着礦渣、鉄塊,坑底上有一層薄冰,冰底下顯然是稀泥。
工長來了,把圖紙展開,向大家交底說:「今天要挖的这个坑是摩电値班室的地基,長19米,寬8米,从現有标高往下再挖300公厘就够了,然後要用混凝土灌好,按照常規,至少还需要3天能把土方交出去,可是前天水泥隊已經向咱土方隊提出了挑战,要求我們提前交工……。」「坚决应战!提前交工!」全組報以响亮的回答。
上班的汽笛声响起來,一天的劳動開始了。根据头一天小組的討論,他們的工作是分成兩夥幹的。在坑的大半角上,是6个年輕力壯的小伙子,譚佩陽和常樹怀掌着大錘,把鉄釺子一排排地打進凍土里去,凍土被漲開一道道的裂縫;魏有富和李兴業隨後用鉄棍插到縫隙里,猛地一別,刷地掉下一大扇來。「哈,足有半立方米多!」王云祥和周德仁嘴里叫着好,倆人用繩子把土塊一攏就抬跑了。
組長鄭成和領着另外6个人在坑底下挖着稀泥。開始还順利,3个人挖,4个人往外抬。不大工夫,表面上一層泥水被撮凈了。可是,他們沒預料到就在剛剛淸理乾凈的底層上又潮濕了。漸漸地挺不住脚了,越來越多的地下水从人們的脚窩里冒上來。人們沒处站脚不說,刨下來的土塊滾到泥里,又增加了搬运困难。但,困难幷沒有擋住他們,鄭成和双脚插在泥里,全身都是勁,一边挖泥,一边掏水。运土工人也很緊張,抬着大筐來回帶跑,有時大筐一栽歪,一个土塊掉到泥里,濺得人們滿臉泥花和一身泥,但誰也不叫苦。
凍土和泥加在一起大約完成了10立方米左右,等于在半天的時間內幹完一天的工作。但按着这样的速度还不可能在今天一天內把这个基坑的土方全部完成。組長利用休息時間把大家組織在一起商量了一下。这一商量,好办法可就來了。組員刘明德說:「先从中間挖道水溝,再打一头挖个積水井,使滲出來的水都淌到一处去,够一桶了,就把它掏出來,这样就不会再有那末多的稀泥了。光这样还不行,还要在撮凈稀泥的硬底上撒一層100公厘厚的鋸末子,它能把滲出來的地下水吸收住,那就得幹多了!」大家都同意他的意見,幷照着他的意見開始幹了。
下午的工作分3夥幹。一夥刨凍土,一夥挖泥,一夥調理水溝兼撒鋸末子。果然,工作進行得更快更好了。4點半鐘就完成了全部任务。工長驗收時,認为質量完全合格。这天——3月23日,鄭成和小組挖运凍土15立方米、泥18.7立方米,平均突破國家258%,完成小組規劃平均指标的3.2倍。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新民
责任者
鄭成和
相关人物
刘明德
相关人物
谭佩阳
相关人物
常树怀
相关人物
魏有富
相关人物
李兴業
相关人物
王云祥
相关人物
周德仁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