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鞍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找到了節省汽油的竅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5862
颗粒名称:
找到了節省汽油的竅門
分类号:
U473.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董绍薄是汽化器组修理工人,发现喷水入发动机能节省汽油。他和蒋志峰共同研发自控加水器,成功实现节油。每台汽车一年能节省700公斤汽油。
关键词:
董紹薄
汽油節省
窍门
内容
董紹薄是汽車大隊气化器組修理工人。他爱到新華書店裏看書。有一天,他在書店裏拿一本雜志,目不轉睛地看那篇「抗爆節油法,噴水入發動机」的文章。他想:「把水噴入汽車的發動机裏,能節省20%的汽油,这眞是新鮮事,我还沒听說过这个事呢!」他虽看了幾遍,但还是半信半疑。
今年1月,客运隊傅景文等根据苏联經驗,初步把水変霧噴入發動机裏,節省了汽油。这時,董紹薄完全信了那篇文章所說的方法。貨运隊工人也在載重汽車上安裝了噴水器的裝置,可是一試驗不太好使。有的司机說:「車要跑起來,一加水眞得勁,好像火上加油似的,可是車一慢行和等車時,本來不用水,而水还是一个勁的來,把發動机的肚子都給灌滿了,汽車光噗噗地打磨磨,不動彈。」还有的司机說:「老往發動机裏噴水,發動机就要上銹,就是節省點油,也不够修理發動机的錢。」董紹薄听着了这些反映,心裏想:虽然有困难,但我們也不能把这一先進經驗白白放弃,应当硏究出一个自動加水器,來控制水流。汽車快跑時,水門就自動打開,慢跑時,水門就自動關上。这样發動机裏就不能存水生銹了。于是,他就找一个舊汽化器擺在桌子上琢磨,弄了半天也沒找出个道道來。有一天,他在家裏,看到床底下有个殺蝇水瓶,就想起瓶上的噴子來,这种噴子要用嘴一吹,水就像霧似的往外噴。假如要做一个噴水嘴子安在汽化器裏,同汽油一起往裏吸,用多少水噴進多少,这一定能行!他越想越对,第二天,他跑到廠子裏去,把这个事吿訴了大家。老技工蔣志峰高兴地說:「好,我帮你試驗。」这時老蔣头帮他做了一个噴水嘴子裝在气化器吸油地方,外边又接上膠皮管子通在小水桶裏。試驗開始了,大夥都圍着看熱閙。汽車的發動机呼呼轉動,水同油汽慢慢地順着汽化器吸進發動机裏去。試驗完了,大家往發動机裏一看,凈燒汽油啦,水都剩下來了。老技工蔣志峰找出了毛病。原來是水位低了,吸不進去水。要是把水桶放高了,又怕順着管子老往裏淌水。最後,蔣志峰和董紹薄又硏究出一个水漂放在水桶裏。这个水漂自動地調整水位,使水位少低于汽化器,發動机一旋轉,汽油和水都順着气化器吸進發動机裏,一起燃燒,大大地增加了汽車的牽引力。这个方法正式試驗成功了。据試驗結果,用100公斤的水可以省40公斤的汽油,每台汽車1年能節省700公斤汽油。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常义
责任者
董紹薄
相关人物
蒋志峰
相关人物
傅景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