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鞍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劳技結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5841
颗粒名称:
劳技結合
分类号:
F426.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大型轧钢厂加热炉的烧钢能力提高20%,解决了待热问题。这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密切合作的结果。改进方案是通过加大烧咀子的眼,并调整风盘的风力。这次改进缩短了烧钢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关键词:
轧钢厂
加热炉
烧钢能力
内容
大型軋鋼廠加熱爐的燒鋼能力提高20%,解决了加熱爐的待熱問題。这是該廠職工在工業建設高潮中取得的勝利。这个勝利,是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密切合作的結果。
过去大型軋鋼廠加熱爐的燒鋼能力小,跟不上軋鋼机生產,平均每天軋重軌和元鋼都要待熱3个多小時,影响大型軋鋼廠生產能力的提高。加熱爐工人韓世昌老早就想解决这个問題。还是在1955年的春天,加熱工段長刘家畦就向韓世昌說:「老韓,咱們加熱爐的燒鋼時間太長,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在加熱爐底下多添幾个燒咀子。如果能添上,燒鋼時間就能縮短。」从此,韓世昌一有空,就圍着加熱爐前後轉轉,硏究怎样才能多添燒咀子。有一回檢修加熱爐,韓世昌看到加熱爐裏边的燒咀子一个挨着一个,再沒地方添燒咀子,于是多添燒咀子的想法就打消了,但还要另想办法提高燒鋼能力。韓世昌又往燒咀子眼裏一摸,知道燒咀子的眼太小了,他冷丁想起:「要是將燒咀子的眼改大些,煤气出來不就多了嗎?」但他又一核計,燒嘴子改大後,煤气流量就多,这样需要多少空气呢?能發多大熱量呢?这一系列的問題又把他难住了。这些难題在他的腦子裏一年多了。
今年2月27日,韓世昌出席了鞍山市工業先進生產者代表会議。在会上他听到了很多重大的合理化建議,都是工人和技術人員合作的。他深深覚得过去对技術員的看法是很不对的。过去他認为他們廠裏的技術人員都是剛从校門出來的学生,能知道什麽?所以有什麽事不願和技術員商量。他在大会上听人家報吿,心裏越想越不对,于是下定决心,一定和技術員合作,把加熱爐的燒咀子改造成功。
韓世昌回來後,就去找技術員夏乃祥:「老夏,我想改進加熱爐的燒咀子,就是不会換算应該用多大風力,你帮助帮助我吧!」夏技術員高兴地答应了。夏技術員翻閱了很多有關加熱爐的書籍,有空就拿計算尺換算。他認为要把燒咀子眼改大些,煤气流量多了,外边進風的大小混合管也应当改大和加長。但这样一來就更麻煩了,現在有的設备用不上,还得花錢去製作。于是夏技術員反覆考慮:怎样用原有的設备進行改造。最後,他想把兩个大小進風的混合管切短些,这样進風的地方就大了。夏技術員正拿計算尺換算,韓世昌進來,一看夏技術員在那換算,桌子上擺着十多張紙,紙上面寫着密絲麻連的數字。韓世昌凑到跟前說:「老夏,算的怎麽样?」「我正想找你硏究!」接着夏技術員就把自己的想法吿訴了韓世昌。經过他倆細緻的硏究,又吸收很多老工人的意見,終于提出一个方案。
3月的一天,一切都準备好了,開始試驗。韓世昌打開燒咀子開關,就見煤气像火舌似的从燒咀子噴射出來。不大一会就將爐門口的鋼坯燒紅了,裏协还有幾塊鋼坯發黑。韓世昌和夏技術員發現加熱爐裏的煤气,燃燒不均,就沒有主意了,但由于大夥的帮助找出了毛病,主要是煤气还沒有進入加熱爐就燃燒起來。毛病找出來後,夏技術員緊忙領着工人上去調整風盤,加大了風力,火焰馬上在加熱爐裏边,均勻地燃燒着,結果只用2點20分鐘就燒好一爐鋼坯,比过去燒鋼時間縮短30分鐘,提高燒鋼效率20%。这个事又具体敎育了韓世昌,使他更淸楚地認識到劳技結合的重要性。大型軋鋼廠職工在祝賀这个事情的時候,韓世昌表示,今後一定和技術人員密切合作,幷向技術人員学習技術理論。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常义
责任者
夏乃祥
相关人物
韓世昌
相关人物
刘家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