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廠生產能力提高18%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5813
颗粒名称: 全廠生產能力提高18%
分类号: F42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大型轧钢厂职工在工业建设高潮中推广先进经验,实现合理化建议,提高生产能力。各工段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实现快速操作,降低成本,创造财富。全厂各工序达到新的平衡,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 轧钢厂 职工 工业建设

内容

大型軋鋼廠職工,在工業建設高潮中推廣了20餘項先進經驗,实現了大批重大的合理化建議,消除了生產过程中的各个薄弱环節,使全廠的生產能力提高了18%以上。
  过去,該廠軋鋼工段的第二架軋鋼机是一个薄弱环節,它限制了軋鋼能力的提高;自从推廣双孔軋鋼的先進經驗後,立即解决了这一生產關鍵,使小時產量提高了22%。为了適应軋鋼工段新的生產能力,加熱工段即總結推廣了快速燒鋼的經驗,改進了加熱爐的燒嘴,使每爐鋼坯的加熱時間縮短了30分鐘,提高生產效率21%,基本上滿足了軋鋼工段的要求。
  軋鋼、加熱工段生產效率的提高,大大鼓舞了精整工段的職工,他們在總結推廣各項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加工綫、矯正机、成品檢查台也組織了快速联合操作表演,使加工能力提高了18%,矯正效率提高了50%,成品檢查效率提高194%以上。这样,精整工段每小時即可降低成本1,700多元,全年可創造76万餘元財富。
  由于設备檢修工人推行了联合檢修法、軋鋼工人推廣了軋鋼机調整先進經驗、精整工段采用快速裝車操作法等先進經驗,全廠各个工序達到了新的平衡,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