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鞍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个永远战鬥着的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5459
颗粒名称:
一个永远战鬥着的人
其他题名:
記革命殘廢軍人吳殿奎
分类号:
K828.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吴殿奎的工作经历和成就,包括在工业战线上的成长、对车间生产的改进、推广先进技术以及防汛救灾等方面的贡献。吴殿奎以身作则、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的精神得到了工人和同事的认可和赞扬,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关键词:
吴殿奎
工作经历
成就
内容
1949年秋天,吳殿奎帶着殘廢的身体,从部隊回到鞍山窑業公司,任第三車間主任。过去,他虽然曾在这裏当过幾年工人,但那時只会托托坯子,而現在要領導500多人做工作,可把他难坏了。公司領導上看透了他的心情,鼓勵他:「不要害怕困难,不懂就学,只要能充分依靠群众,什麽工作都能做好。」从那以後,吳殿奎就搬到廠子裏和工人住在一起,跟大夥兒处得比親兄弟还熱,遇到解决不了的問題,就向別人虛心請敎;別人有什麽心裏話,也願意找他談。有一段時間,車間裏燒成的磚塊常常發生裂紋,廢品率一天天地上升着。各个小組都提出了这个問題要求車間主任給解决。吳殿奎虽然根本不熟悉燒成操作,但这个困难幷沒有把他吓倒。他整天到工人中去想办法,打主意。沒过幾天,他終于找出了原因:原來配砂的比例应該是7%,实际却只摻了3%,不合適。他召集工人開了大会,把这个情况提出來作了分析,向大家徵求意見,得到了工人的拥護和支持。为了更好地發揮工人的智慧和力量,進一步实行民主管理,吳殿奎又組織了車間管理委員会。每个時期的生產計劃和問題,都通过管理委員会硏究解决。正因为这样,他的車間很快地就由落後赶到其他車間的前面。
1952年春天,各小組產品質量低劣,燒成的磚塊,經常有大头小尾或花头的現象。「三連斗」扣坯法,原是一項先進經驗,但許多工人嫌它不習慣,遲遲不得推廣。吳殿奎想,不解决这个關鍵問題,就要完不成全年生產計劃。因此,他便向工人進行說服動員,鼓勵工人大胆發明創造。不久,工人王元和想出了「三連斗帶底板扣磚法」,但經过幾次試驗都沒成功,吳殿奎就帮助他解决硏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使这个办法獲得成功。这样,就由每人每天扣500塊坯提高到1千多塊。公司領導上又把王元和这一先進經驗進行了全面推廣,使全公司66个車間的生產效率都普遍提高。1952年年底,吳殿奎車間被評为鞍山市模范車間,他个人被評为鞍山市的劳動模范。
吳殿奎这个車間,周圍窪地很多,还有一条髒水从东面的溝子流过,雨天嚴重地威脅着磚、坯的安全。但是每一次洪水,都被吳殿奎領導工人迅速治服。1954年的夏天,有些日子天头老是陰沉沉,牛毛雨沒头沒腦下个不住。吳殿奎已經好幾宿沒合眼了。一天夜裏,暴風剛过傾盆大兩就嘩嘩地發下來了。一个鐘头又一个鐘头,雨还是不停地下着,吳殿奎再也忍受不住,披起雨衣就往現場跑。一看,窪地上一片汪洋,積水已經沒过膝盖了;髒水溝的水眼看就要往外溢,不馬上在溝旁壘起兩道埧來,場上的幾百万塊磚坯就要被水冲坏。就在这時候,吳殿奎顧不得伤口的剧痛,到处奔跑,把附近的工人喊來,帶头蹤身跳進了5尺多深的水溝,用一隻手拿着鉄鍬頂着肚子掘土壘埧,大家看見殘廢人都下去了,自己不能再覌望,便像一窩蜂似的跳了下去;挖溝的挖溝,壘埧的壘埧。不一会,溝的兩旁聳立起高高的堤埧,一大片積水,很快就退了出去,全部磚、坏未遭任何損失。在党的敎养下,吳殿奎很快地在工業战綫上成長着。
1955年,他被提拔为鞍山陶官製磚廠廠長。这一年裏,他提出了幾項合理化建議,給國家節約了1万多元。在机製車間推廣巴士恰可夫碼窑法的時候,開始時,好多工人不願做,認为不如过去「自在」;某些幹部呢,主張「旣然工人不願幹就算了」,可是吳殿奎却一个勁强調非推廣不可,幷且每天到工人当中去進行思想敎育。最後,巴士恰可夫碼窑法到底推廣成功了,一等紅磚的產量提高到40%至60%。去年,該廠給國家節約了46万元財富,超額50%完成節約計劃,工人們都說:「这和吳廠長帶头苦干是分不開的。」最近,他出席了鞍山市工業先進生產者代表会議和烈軍屬及復員建設軍人模范代表会議。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曹連俊
责任者
吳殿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