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該嚴肅处理水管漏水事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5136
颗粒名称: 应該嚴肅处理水管漏水事件
分类号: TU99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炼钢厂水管漏水严重,影响生产。原因是给水厂管理不善、缺乏科学管理,炼钢厂维检修质量也有问题。漏水造成大量损失,相关部门和人应受处理。
关键词: 漏水 科学管理 检修质量

内容

煉鋼廠工人刘春航在1月31日寫信給本報,信中說:「从去年12月23日以後,2、3、4、7号等平爐突然發生了水包、哄脚、水套、爐門,扁管等大量漏水的現象,造成煤气不正常,爐溫下降,嚴重地影响了这平爐的計劃檢修。」
  本報根据上述情况,派記者進行了調査。原來煉鋼廠各爐水包、哄脚、扁管等大量漏水,是由于鞍鋼給水廠对水管理不善所造成的。
  給水廠第五給水站的水,是專門供給煉鋼廠、煉鉄廠、燃气廠用的。远在1953年5、6月間,各个給水站的濾过池在大檢修時,他們就發現第五給水站的濾过池的砂子有跟水流出的現象,但他們幷未釆取措施進行檢修,只認为沒有什麽關係就过去了,因此天長日久,砂子積少成多,堵塞水管,造成水管漏水。
  此外,給水廠对循环水軟硬度的調節上,也缺乏科学管理。他們只單純重視水的溫度不超过35度就行,至于水的軟硬度怎样,水內含二氧化炭多少,应多長時間補多少新水,加多少酸,是很少考慮和進行化驗的,因此使水的硬度由11度增長到14度、15度,促使水質惡化,水管內積結大量水垢,造成水管漏水。
  除了这些原因,煉鋼廠本身对平爐維護和檢修的質量,也存在着一定問題。在1953年間,苏联專家曾建議該廠在各爐冷修時,水管应進行酸洗,去掉水垢,但該廠当時沒能認眞执行这項建議。
  因为水管漏水,煉鋼廠的生產遭到了很大損失,据統計,从去年12月初到今年1月末,停爐檢修達383小時,减產幾千噸,損失71万多元。
  現在,經有關方面协助,基本上扭轉了漏水情况。但这次水管漏水事件的有關部門和人員是应該給予必要处理的。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