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鞍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郊區各村積極開展备耕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5108
颗粒名称:
郊區各村積極開展备耕工作
分类号:
F327.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本市郊区实现完全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后,备耕生产热潮高涨,社员热情高。各村提前送粪,挖掘土肥,组织选种和改良土壤。备耕工作与扩大再生产相结合,添置大量生产资料。
关键词:
备耕
社会主义
合作化
内容
本市郊區自从实現了完全社会主义農業合作化以後,各村農業社社員的生產情緖空前高漲,迅速掀起备耕生產熱潮。
今年郊區备耕生產的特點是:動手早、行動快、社員熱情高。很多村莊都改変了「猫冬」和「開春送糞」的舊習慣。一、三兩个區各村農民在春節前的「數九」冬天就往地裏送土糞,已送出70%多;其他區的糞肥也有一半多送到地裏。糞肥不足的村莊都早已設法組織社員挖掘了大量土肥;很多靑年妇女都背上了糞筐揀糞。騰鰲鎭的四个社組織了很多揀糞小組,每天都跑到七里以外的公路上去揀糞。据第三區21个合作社不完全統計,已積攢了2千5百多万斤糞肥,足够全區20%的耕地施肥用。有的合作社还組織社員進行选种。桃山合作社自从轉为高級社以後,不但把土糞送到了地裏,幷把農具修理完善;最近,他們幷从外地串換4千多斤优良大豆种籽,組織人力進行了精选和鑒別。
結合备耕生產,各社都積極進行打井和改良土壤的工作。全市今年計劃新打1,400眼水井,有些社在春節前就開始施工了。將軍屯農業生產合作社現在每天都有300多个男女劳動力出動打井,他們計劃在春耕前完成打好35眼水井的任务。陈家台鋼鉄社社員經过幾十天的劳動,將要建成一个能澆80垧稻田的电力水井。四方台村的小型水庫也開始施工了。二區双樓台、張中村每天都有十幾輛大車往地裏拉沙子,改良土壤。为了擴大再生產,很多社还添置了大批生產資料,第四區的29个農業社已增添一百多新式農具。僅二區城昻堡、張中堡、双樓台等三个社就買進大小牲口40多头,幷給牲畜準备了大批飼料。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國范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