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命名为「共青团号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5107
颗粒名称: 被命名为「共青团号爐」
分类号: F4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鞍钢第6号炼铁炉被命名为“共青团号高炉”,连续16个月全面超额完成国家计划。该炉工人在苏联专家和老工人的指导下迅速掌握了操作技术,保持了均衡生产,为国家增产了3100多吨生铁,节约了2100吨焦炭,产品质量达到96%以上。
关键词: 国家计划 增产 焦炭

内容

連續16个月全面超額完成國家計劃的鞍鋼第6号煉鉄爐,在昨天煉鉄廠職工代表大会上被命名「共青团号高爐」。
  接受这一个光榮称号的6号高爐,从1954年國慶節正式投入生產以來,全体青年工人在苏联專家与老工人的親切教導下,迅速掌握了操作技術,加強了三班团結,認眞貫徹了技術操作規程,因而始終保持了均衡生產,为國家増產了3,100多噸生鉄,節約了2,100噸焦炭,產品質量達到96%以上,而且从去年7月以後基本消滅了廢品和爐外脫硫,連續16个月全面超額完成了國家計劃。現在,他們又提出了先進的増產計劃,保証在年內増產17,900噸生鉄和節約11,700噸焦炭。
  为了表揚6号高爐職工的光荣成績,樹立煉鉄工人的榜样,青年团遼寧省委、青年团鞍山市委决定將6高爐的先進事迹載入光荣冊,幷授予省和市的青年建設社会主义積極分子称号;鞍鋼公司幷决定給予獎勵,鼓勵他們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前進,为國家社会主义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献。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