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冶金工作者們为鞏固苏中友誼而努力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5055
颗粒名称: 烏克蘭的冶金工作者們为鞏固苏中友誼而努力着
分类号: F426.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花园工厂,即德涅泊尔彼得洛夫斯克的李卜克内西冶金工厂,是一座标志性的工业城。
关键词: 花园工厂 工业 冶金

内容

花園工廠——人們都这样象徵地称呼工業城德涅泊尔彼得洛夫斯克城的李卜克內西冶金工廠。工廠廠房旁边的林蔭道的高大樹木已經披上了白皚皚的冬裝。柏油汽車路和人行路伸向四面八方。平爐、車輪軋製、鋼管軋製、鋼管电焊等車間的高大的烟筒高傲地聳立着。
  工廠裏不分晝夜地响徹着有節奏的轟响,运載着該工廠產品——石油管道、蒸气管道、鉄路火車輪的列車開到苏联的各个角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其他人民民主國家。
  現在这座曾被希特勒匪帮徹底破坏,苏联人民用双手恢復起來的大工廠的產量已經超过战前產量好幾倍,提前完成了第五个五年計劃,超計劃生產了幾万噸鋼、車輪和鋼管。
  这是共產党所敎育的,幷为它所鼓舞的苏联人民創造的。年輕的煉鋼工、共產党員波波夫用快速煉鋼法煉鋼,用他煉的鋼軋製着鋼管和車輪。
  波波夫在冶金学院的敎授委員会的会議上發表了演說,報吿了自己的工作方法。
  鋼管軋製工廠的軋鋼工,优秀的快速軋鋼工長伊里亞·索哈列夫在全苏冶金工作者競賽中一連4次荣膺了苏联优秀軋鋼工的称号。
  这工廠拥有許多优秀工人,对他們來說工作就是欢欣鼓舞的創造。
  鋼管軋机的旁边站着一个中等身材的人。他身体結实,有着一付寬闊的肩膀,黝黑的面孔上有一双聚精会神的眼睛。他是軋鋼工亞歷克賽·鮑査芝。他的動作熟練而準確。一根接一根地軋製着火紅的鋼管。今天德涅泊尔河沿岸的所有軋鋼工們都会知道他的名字。为迎接党第20次代表大会他倡議開展提高每台軋鋼机,每一个生產工段的軋鋼能力競賽。
  他的爱國主义創举受到各个鋼管軋製車間的熱烈拥護,軋鋼工巴維尔·罗伊柯領導的工作班使軋鋼机每小時的軋鋼量達到了21.3噸,完成了定額的123.4%。不久,謝明·列別什柯的工作班超过了这一成就。該工作班每小時軋製了21.9噸。然而走在最前面的是亞歷克賽·鮑查芝的工作班。他的工作班每小時超計劃軋製了一噸半鋼管。
  「我的保証条件就是在1956年超計劃軋製840噸鋼管,使一級品達到99%」,亞·鮑查芝說。
  李卜克內西冶金工廠的冶金工作者們一貫都是提前一兩个月完成中國定製的鋼管和車輪是毫不足奇的。1956年1月給中國發去了一列載运建設、熱电站用鋼管的列車。
  「我們時刻準备完成自己的义务,我們以自己的工作鞏固同偉大中國人民的友誼而高兴」,李卜克內西冶金工廠的冶金工作者們都这样說。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波波夫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乌克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