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發放貧農合作基金貸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4747
颗粒名称: 正確發放貧農合作基金貸款
分类号: F83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以来,人民银行鞍山分行正在发放贫农合作基金贷款,以帮助贫困农户解决入社股金困难。然而,一些区、村干部对发放贫农贷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缺乏认真对待的态度。这导致农民不了解国家发放这笔贷款的意义和目的,一些村干部和工作人员采取包办代替的手段,凭主观想象确定贷款名单和贷款数额,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迅速纠正,本着精打细算的精神,正确地将贷款确定落戶,从生产出发,做到随用随贷。
关键词: 信贷 基金贷款 鞍山市

内容

从農業合作化运動開展以來,人民銀行鞍山分行为帮助貧困農戶解决入社股金困难,正在發放貧農合作基金貸款。但是,有的區、村幹部对發放貧農貸款的重大意义認識不足。沒有以認眞負責的态度对待这項工作。这首先表現在沒有很好地向農民宣傳貸款的重大意义。有的幹部認为「錢少,宣傳了,農民找上門來不好办」。因此,不少農民不了解國家發放这筆貸款的意义和目的。有些「攤」到貸款的貧農自己还不知道;有些領到了貸款的農民,还以为这是「政府救济款」。
  更嚴重的是某些村幹部和具体办理貸款工作的人員不信任群众、不依靠群众監督,为了圖省事,釆取了包办代替的手段,憑主覌想像提出貸款名單確定貸款數額,使工作造成很大損失。如四區鷄王屯村社員刘永祥,本人幷未申請貸款,村幹部却也在他名下給安上90元,当開会公布時,刘永祥感到非常奇怪,他說:「我有錢交股金,不用國家貸款。」
  根据上述情况,有關部門应該引起重視,迅速糾正。必須本着精打細算的精神,充分运用農民自有資金,掌握「多缺者多貸,少缺者少貸,不缺者不貸」的原則,正確地將貸款確定落戶,从生產出發,做到隨用隨貸。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國珍
责任者
楊秀淸
责任者
楊自荣
责任者
憑主覌
相关人物
刘永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