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制止濫宰牛驢現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4667
颗粒名称: 嚴格制止濫宰牛驢現象
分类号: F762.5
摘要: 本文主要对郊区滥宰牲畜的问题进行了批评和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文章中提到了滥宰牲畜的普遍存在,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文章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农业合作社处理牲畜的偏向、以及一些领导干部的不重视。
关键词: 滥宰牲畜 问题 郊区

内容

本報对郊區濫宰牲畜的問題,曾幾次提出批評,要求有關部門制止这种現象。但从目前讀者來信反映的情況看來,市郊各區濫宰牲畜的現象不但沒有制止,而且还相当普遍的存在。虽然殺死的牲畜數量一時难以計算,但根据市郊區的一个毛皮收購站,收購農民的各种毛皮數量,就可以看出:該站从今年1月3日到20日的17天中,收購驢皮639張,比去年同一个時期增加4倍多;1月3日到17日的14天,收購牛皮823張,比去年同一个時期增加2倍。
  特別是,从出賣牲畜的市場上來看,出賣牲畜的增長數字更为驚人。过去每天在市場上出賣的驢最多時沒超过20头到30头,現在增長到200头到250头。由於牛、驢大量上市,賣主多,買主少,使牛、驢的價格驟然下跌。过去能賣四、五十元的驢,現在只賣七、八元。由於牛驢不値錢,就造成很多農民、小商、小販大量私自宰殺的現象。因为殺死賣肉、賣皮,比賣活的能多得1倍以上的錢。如果檢查單位不准許他們殺,他們就採取不給草料,不給飮水和向牛驢蹄子上釘釘子的办法,將牲畜弄病,矇混檢查單位,以便殺掉。如四區什間房村的于慶明、下对莊石村的張建寿、陶官街刘学生、高占屯村馬淸山等,就是採取这种办法,殺掉牛、驢若干头。
  为什麽这种嚴重情況,長期沒有得到糾正呢?据了解,有些郊區、村的領導幹部,对農業合作社处理牲畜存在的重視騾、馬,輕視幼畜和牛、驢,有的社接收社員不要牛、驢,並動員賣掉的偏向,不但不予糾正,反而進行支持,甚至有些人提出意見也不做处理。如四區崔家屯村曾公開寫信給市屠宰場,信中說:「这8头驢和1头牛,是生產社剩餘的牲畜,今賣給你場。」五區供銷合作社猪肉部高德民,根据五區某些村大量宰殺牲畜的情形,曾反映給五區的工商助理和寫信給區委書記,但直到現在也沒有处理。因此,某些社輕視幼畜和牛、驢的錯誤思想,沒能得到糾正,致使宰殺牛、驢的現象繼續發生。
  为了切实制止这种嚴重的宰殺牲畜現象,我們認为市有關机關,应該立即重視这件事,並糾正这种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远利益,排挤幼畜和牛、驢的錯誤思想。应該使他們知道,幼畜和牛、驢在目前和將來都是農業不可缺少的一項動力。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