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鞍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旅途回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4103
颗粒名称:
旅途回憶
分类号:
U695.1+6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一艘客轮从烟台开往大连的旅程,船员们热心照顾旅客,提供各种服务。作者回忆起14年前在同一条航线上的苦难经历,与今天的舒适形成鲜明对比。文章强调了今天的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船员们的行为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关键词:
烟台
旅程
旅客
内容
太陽漸漸地从东方昇起來了。从煙台開往大連去的民主一号客輪,剛開進擋浪壩,碼头上的旅客就有些慌神啦!这時擴音机裡傳來了那淸脆的声音:「各位旅客們!請你們注意啦!希望你們不要乱挤,按照次序排好,現在就開始剪票啦!」隨後又听傳來「送旅客之歌」的悠揚歌声。在歌声中汽船攏岸了。旅客們都兴高彩烈的像走大道般的走上汽船。这時客輪上的擴音机又傳來那响亮的声音:「各位旅客們!請你們不要着急,慢慢的上,以免發生危險;我們船員同志們,你們要多多照顧旅客,特別要多多的照顧老大爺、老大娘以及帶小孩的妇女。」送時船梯的外面,从上到下站好幾名船員同志,还有很多同志到汽船上替妇女抱小孩或拿东西的。很多年齡較大的老大爺、老大娘上船梯較慢,同志們就直接把他們揹到船艙裡。有一位老大爺不讓揹,說:「我能走,不用揹!」但船員同志說:「老大爺,我应当这样作,这是党交給我的任务!」老大爺猶豫了半天,只好讓那个同志揹上去。我只拿兩个小包袱,船員同志还非要替我拿一个不可。進了艙裡,我看到裏边都是鋪的新蓆子,並且还噴了消毒水。
这時,我想起14年前的冬天了。那時家裏生活非常困难,我跟母親去牡丹江市(因我父親在那)也是从这上船的。那時旅客上船,到大船跟前也不等擺渡站穩,鬼子就乱喊:「快上!」在梯子上只有三兩个鬼子拿着木棒,边喊、边罵,看誰上的慢就是一棒子。正在我前面有一位老大爺上的較慢一點,那鬼子举起木棒从老大爺的头上打下去,打的鮮血直流,老大爺只好用手捂着头走上船。在下船時,因为人多,梯子陡,下的就慢一些,那些該死的鬼子在上面使勁一推,人就从上面被推下來。跌的年齡較大的人当時都起不來,跌的小孩乱哭。有一个30多歲的妇女,抱着一个小男孩,也被从一丈多高的艙口上推下來,当時跌的沒能起來,等起來一看小孩已停止了呼吸,这妇女就嚎哭起來。正在这時,鬼子过來踢了她兩脚,說:「快點到那边去!小孩該死!」那妇女只好抱起死了的兒子,走到我和母親跟前坐下。我母親問她:「你到哪去?幾个孩子?」她說:「到哈尔濱,我丈夫在那。他爸爸今年41,我39啦!共生三个孩子,那兩个早就死啦!現在就这麽一个兒子。」她的哭声不止,我母親看她分外难过,就劝她:「別哭啦,把自己哭病怎麽办呢?」过了好久,她才止住了哭声。我見艙內却連點破蓆头或草袋子都沒有,地下除了泥土就是痰。旅客們只好坐在这骯髒的地上。想喝點水都沒有,別說吃飯!我和很多人就在这破船艙中站了有兩三个小時,才下了艙。船到大連,不等攏岸,就往下攆,在那狹窄的跳板上,一不加小心,就会落水淹死……。
我正在想哩,忽然听到擴音机裡傳來關心的口气:「各位旅客們!現在正是中午,我們早就準备好了各样乾粮、鮮菜、魚肉、米飯、饅头……。用飯的旅客,請你們到食堂賈飯票用飯吧!」我听到这个喜訊,內心非常激動。
親爱的同志們,我們的船員为什麽这样熱愛和關怀旅客,这是因为現在的國家是人民的國家,一切都替人民服务,都是为了人民的安樂和幸福。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孫月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烟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