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恩維爾」水電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3349
颗粒名称: 在「恩維爾」水電站
分类号: TV74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恩维尔水力发电站建设期间,工人们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高效的执行力,最终在山沟中建造了一座大堤。
关键词: 兪尔萨 水力发电站 大堤

内容

兪爾薩是一個只有零星幾座房子的小村莊,它坐落在兇猛的麥蒂河寬廣的山谷裡。这裡的老人總喜欢説他們的祖先,為了避免水災,不得已把家安在谷地的山坡上。然而,每当冬季,麥蒂河水还是把田地全都淹了。水流冲过的地方立卽變成一片白地。这裡的農民受尽了一切苦难。經常在丰收的年成,出其不意的發大水,莊稼由此受到莫大的損失。但是,在当時誰要想叫这條給人民帶來無窮災害的河流停止一下,那是不可想像的事。
  但是这一天終於到來了,「恩維爾」水電站建築工程開始了。从此在这兒出現大批新建築物,这一切都是以前不可能看到的。兪爾薩改變了。在未來的水電站那裡,水流湍急,時而成一狂暴的旋渦,衝擊着古老的岩石,出口已縮小了。在右岸,已建築好的新房子整齊地排列着,有的是宿舍,有的是办公室,医療衛生室,商店。目前在这兒居住的是水電站的建築工人,而明天在这兒居住的,將是工程師、技師以及管理水電站的工人和職工。在大堤的另一边,已出現了一個小城市,城市房屋都建築在山脚下,这兒的主人也是水電站的建築工人。
  現在,如果更正確一點説,兪爾薩山谷已一直伸展到整個山脈的尽头。这些山脈引成了一個巨大的水庫。当大堤全部建成後,这兒將是大片瀑布,这就是未來的湖。目前正在進行的主要工程是建集大堤。在这兒工作的是第一組工人。
  建築大堤的工程相当大,需要一個水泥工廠才能滿足其需要。在这兒,我們遇見了來自何爾巴尼亞各地的工人,他們都曾經參加过別的巨大的建築工程。例如曾參加过都拉斯——地拉那鉄路的建築,巴貝爾——塞立克大橋的建築,發羅那——來望和弗拉舒克灌激網建築的掘土工季米·米希里。今天季米又在用他的掘土机把水泥運送到大堤。当我們遇見他時,他正在把一百五十立方尺的水泥灌注到大堤上去。
  在这兒工作的还有掘土工依勃拉伊姆·梅里,巴伊江·舒拉,彼埃得·皮希等等,他們都是三年前建築「列寧」水電站時的能手。現在,他們又在開鑿麥蒂河畔的黑色岩石了。在这兒工作的也有社会主義勞動英雄,礦工沙利·發得另外还有很多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受过奬勵的優秀的司机。
  在大堤右边工作的是以礦工柴利·丘果和哈里·奈利為首的優秀工作組。築堤工作是在工程師的直接技術領導下進行的。在麥蒂河兇猛水流的下游,工程已進行到修建堤身階段了。人声和勞動声响遍了兪爾薩山谷。
  堅固的岩石被大片地開鑿着,石上冒着青煙,煙裡夾着碎石和泥土。礦工都在这兒工作,運輸工人,司机每天都獲得很大的成績。
  在大提的另一边,正在裝配一康水泥工廠。在这兒工作的有泥水工、銲工、掘土工等等,他們每人都充滿着熱情以及对工作的信心。
  工人奈弗胡茲·依曼利,細心地愛護着自己的机器,工作中,他也常提出各种建議。当他開始成為一個正式工到現在時間还不算太久,但是他現在已能把重型的机器搬到水泥工廠各部門去了。这些机器裝配起來,就成為成套的机械設備。在工作中,奈弗胡茲和他的同志們不斷地在成長起來。
  在整個勞動战線上,洋溢着人們对工作的熱情。在水電站寬廣的建築工地上,到处是活動的人群。工作無中斷的進行着,人們相互輪換,这一批去工作了,另一批在休息或娛樂。劇院裡有各种影片,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劇团的演出,在俱樂部和廣場上,到处是歌声,人們在尽情地歌舞着。在这兒你能听到阿爾巴尼亞各地的民歌。它們歌頌着今天的新生活。
  看到他們,為了建設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而熱情地勞動,積極地建設,以及他們那种不可動摇的信心,我們的心情如何能不激動,不受他們的鼓舞呢!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巴伊江·舒拉
相关人物
彼埃得·皮希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兪尔萨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