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佈關於一九五四年度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計劃執行結果的公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2341
颗粒名称: 公佈關於一九五四年度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計劃執行結果的公報
分类号: F124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统计局公佈的1954年度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计划执行结果的公报显示,1954年我国工业、农业、基本建设、交通运输、国内外贸易、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均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但也有一些工业产品没有完成计划,如水力透平、钻探机和盐等。在农业方面,虽然部分地区遭受了特大洪水,但因农业增产运动的开展,大部分主要农作物的产量仍然达到或超过1953年的水平。在基本建设方面,国家实际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1953年增加了15%。在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方面也有所发展。
关键词: 鞍山市 统计局 国民经济

内容

【新華社北京廿二日消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在九月二十一日公佈了關於一九五四年度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計劃執行結果的公報。公報共分九部分,摘要如下:
  一九五四年我國工業、農業、基本建設、交通運輸、國內外貿易、文化、敎育、衛生事業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
  (一)工業生產計劃完成情况
  一九五四年全國國營、合作社營(供銷和消費合作社的附屬工廠)和公私合營工業完成總產値計劃百分之一〇六,其中:國營工業完成計劃百分之一〇七,合作社營工業完成計劃百分之一一二,公私合營工業完成計劃百分之九九。这些工業的重要工業產品的絕大部都完成或超額完成了國家計劃,如電力、原煤、原油、汽油、生鉄、鋼、焦炭、燒碱、純碱、硫銨、水泥、蒸汽鍋爐、發電机、金屬切削机床、精紡机、織布机、紙、棉紗、棉布、食用植物油、糖、麵粉、捲煙、火柴等都完成或超額完成了國家計劃。但也有少數產品沒有完成計劃,如水力透平、鑽探机和鹽等。各工業部还完成或超額完成了國家降低成本的計劃。公報在这一部分裡还指出,一九五四年有些產品供、產、銷不平衡的現象比較嚴重;不少企業沒有全面地完成國家計劃;机器製造和輕工業方面的某些產品質量不好的情況还未得到应有的改善;煤礦、有色金屬和森林採伐等部門对安全生產还注意不够;在勞動力、原材料和資金的使用方面,很多企業还存在着浪費現象。
  (二)工業生產的增長和社会主義經濟成分的增長
  全國工業總產値(不包括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和個体手工業)一九五四年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一七,估私營大型工業總產値約四分之一的私營工業企業已經轉變爲公私合營,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的總產値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七十六,個体手工業總產値也增加了約百分之一一。各种經濟成分在全國工業總產値中所佔的比重,有顯著的變化:國營工業約佔百分之五九,合作社營工業約佔百分之四,公私合營工業約佔百分之一二,私營工業約佔百分之二五。生產資料生產在全國工業總產値中所佔的比重,已由一九五三年的百分之四一上升到一九五四年的百分之四二。現代工業也佔全國工農業總產値的百分之三三。
  (三)國營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
  各國營工業在学習和推廣苏联先進經驗,改良操作方法,改進設備利用,以及節約原材料和燃料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比如電力工業有自動化裝置的新發電設備的容量佔總容量的百分之二〇點六,煤礦工業机械化採煤量已佔全部採煤量的百分之三四,鋼鉄工業開始推行苏联修補平爐爐底的新方法,縮短了修補爐底的時間,增加了平爐鋼的產量等等。各工業部还試製成功了許多重要新產品,如六千瓩汽輪發電机、联合採煤机、精密搪床和磨床、二四行播种机等,並且試製成功了第一架飛机。一九五四年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比較一九五三年都有提高。
  (四)農業
  一九五四年長江、淮河地區和河北省遭受了特大洪水,農業生產沒有完成計劃;但由於廣大農民在各級党委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開展了以互助合作運動爲中心的農業增產運動,在災區進行了搶險、護堤、排澇、救苗、搶种、補种等工作,在非災區組織了增產運動,大多數主要農作物的產量还是達到或超过了一九五三年的水平。
  (下轉四版)
  (上接一版)
  一九五四年全國粮食作物播种面積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二,技術作物播种面積增加了百分之六以上。一九五四年粮食總收穫量達到三千三百九十億斤,比較一九五三年略有增加。國營農場繼續有了發展,農業部系統共有國營農場二千四百多個,其中机械化農場已增加到九十七個。一九五四年全國共有拖拉机站八十九個,它們共有拖拉机(折合十五匹馬力標準台)七七八台,全年的工作量達到八万多公頃。
  公報还指出,一九五四年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組織發展較快。秋收時,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和互助組的農戶約佔全國農戶總數的百分之六〇。到一九五四年底,全國農業生產合作社已發展到將近五十万個,參加的農戶佔全國農戶總數的百分之一一,經營的耕地佔全國總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一四。公報还列擧了農田水利、畜牧、漁業和造林方面的成績。
  (五)基本建設的增長
  一九五四年國家实際完成的基本建設投資總額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一五。在工業建設方面,共有四百十一個限額以上的建設單位繼續施工和開始施工,其中已有三十九個建設單位建設完成。在鉄路建設方面,新建鉄路共鋪軌八三一公里,还完成新建窄軌森林鉄路五四二公里。在公路建設方面,全國共修建綫路五、八二八公里。在水利建設方面,永定河的官廳水庫和淮河的薄山水庫已經全部竣工,淮河的佛子嶺水庫已經基本完工。一九五四年國家興建了許多学校、医院、幼兒園和其他文化生活設施。一九五四年全國地質勘探工作量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六六,鑽探總進尺增加了百分之七四。
  (六)交通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發展
  一九五四年鉄路貨運量完成計劃百分之一零三,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二〇,江、海貨物運輸也超額完成了計劃。在地方交通貨物運輸方面,包括汽車貨運和內河輪駁船貨運都超額完成了計劃。一九五四年民用航空運輸超額完成了計劃。一九五四年郵電業務量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九。
  (七)國内外貿易的擴大
  一九五四年全國社会商品零售總額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一二左右,其中國營經濟和合作社經濟的零售額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五七。一九五四年國家粮食收購總量完成計劃百分之一一〇,國家粮食銷售總量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三七,基本上保証了城市、工礦區、農村技術作物區、災區和其他缺粮農民所需粮食的供应。到一九五四年底,國營商業和合作社商業在全國純商業机構批發總額中所佔的比重,已經由一九五三年的百分之六九左右上升到百分之八九左右,在商品零售總額中所佔比重已經由一九五三年的百分之四九左右上升到百分之六七左右。國營商業和合作社商業的机構也有了很大發展。一九五四年由於正確執行了國家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应政策,物價繼續保持穩定。对外貿易也有相应的擴大。
  (八)職工人數的增加、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職工生活的改善
  一九五四年底我國國民經濟主要部門的職工人數(未包括私營企業職工)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八十餘万人,各工業部共計培养了八万二千餘名熟練工人,另有二十五万餘名在業工人和幹部通过学校和訓練班提高了技術熟練程度。一九五四年全國國營和公私合營工業生產工人的勞動生產率比較一九五三年提高了約百分之一五。全國職工的生活,隨着生產的發展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一九五四年全國國營和公私合營工業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約百分之一九,職工所得貨幣工資平均計算比較一九五三年提高了約百分之二點六。全國实行勞動保險企業的職工達到五百三十八万人,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一一;享受公費医療待遇的職工達到五百餘万人。
  (九)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的成就
  一九五四年全國高等学校數有增加,学生共計二十五万八千人,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一九;中等專業学校共有学生六十万八千餘人;普通中学的学生共計三百五十八万多人,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二二;工農速成中学的学生共計五万多人,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八二。小学敎育繼續在整頓和提高,学生共計五千一百二十多万人,因水災影响比較一九五三年略有減少;托兒所、幼兒園有發展。另外,參加有組織的業餘文化学習的職工和農民都有了增加。科学硏究方面也有發展。
  一九五四年全國共有医院床位二十万多張,療养院、所床位四万多張。衛生部系統所屬公立医院共有床位十六万三千餘張,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一三;療养院、所床位一万四千餘張,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三三。工業、交通等十三個部和中華全國總工会系統共有医院床位二万七千餘張,療养院、所床位二万二千餘張。
  一九五四年全國共有中医联合診所和中西医联合診所二万二千餘個,在这些診所裡工作的中医師共有六万二千餘人。
  一九五四年全國共有電影院八百多座,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五。在全國廠礦、工地和農村中流動的電影放映隊共有二千七百餘隊,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二六。全國共有各類職業劇团二千四百多個,劇場二千一百多座。全國共有文化舘二千三百多個,文化站三千九百多個。報紙共有二五三种,全年發行總份數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二。圖書出版册數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二五,其中用少數民族文字刋印的圖書共有八百七十三万册,比較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百分之一三。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