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補大軋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1872
颗粒名称: 焊補大軋輥
分类号: TG333.17
摘要: 初軋廠头道大軋輥眼看就要磨壞了。公司又沒有这种備品,國內又不能製作,國外訂貨一時也來不了。如果不想办法解決,就要影响初軋廠生產,致使大型軋鋼廠、中型廠、第二薄板廠……这時,工人們想出了個办法:用電焊把磨壞的軋輥焊補好。一天,在下班的時候,初軋廠的操作工人,都圍住大軋輥,要試驗用電焊焊補的軋輥。試驗失敗了,初軋廠技術員宋瑞玉和工人們一樣,急的直跥脚。由於老宋能和孫宝連、郭錫岐等電焊工人在一起克服困难,認眞貫徹苏联專家建議,軋輥問題从根本上解決了。过去大軋輥每軋二十天加工一次,能使用六次,現在可以使用十二次,軋輥使用壽命延長了一倍。这樣,一年能給國家節約八十万元的財富。
关键词: 鞍山市 焊补 大轧辊

内容

試驗失敗了
  初軋廠头道大軋輥眼看就要磨壞了。公司又沒有这种備品,國內又不能製作,國外訂貨一時也來不了。如果不想办法解決,就要影响初軋廠生產,致使大型軋鋼廠、中型廠、第二薄板廠……停工待料。这時,工人們想出了個办法:用電焊把磨壞的軋輥焊補好。
  一天,在下班的時候,初軋廠的操作工人,都圍住大軋輥,要試驗用電焊焊補的軋輥。当馬達呼呼的轉動起來,火紅的大鋼錠通过初軋机的焊補軋輥口時,只見火花四濺,咔喳咔喳幾响,焊補在軋輥上的焊肉都一塊一塊掉下來了,大夥看着心裡好像压一塊鉛似的沉重,都垂头喪氣的散了。
  試驗失敗了,初軋廠技術員宋瑞玉和工人們一樣,急的直跥脚。「爲什麽軋輥一軋鋼錠就像豆腐渣似的掉肉呢?」老宋琢磨老半天。他望着軋輥,心裡想:「我雖然是学軋鋼的,对電焊外行,但是我一定要和工人們一起把大軋輥焊補成功!」
  苏联專家的建議
  北京重工業部總顧問、苏联專家葉洛西金要到初軋廠看設備來了。宋瑞玉事前就知道了这件事,很高興地說:「这回什麽困难也不怕啦。」一天,葉洛西金專家眞的來了,宋瑞玉便和廠長硏究,要請求苏联專家帮助解決。專家知道了焊補軋輥的事,便提出要經过預熱、橫焊的建議,並又寫出了一份配製万能焊條的方法。專家最後鼓勵他說:「这是苏联最近試驗成功的万能焊條,它的焊結力强,抗漲力大,硬度高,現在苏联才幾個廠子使用,希望你們在中國試製成功,並能推廣这一經驗」。廠長把这一艰鉅任務交給宋瑞玉了。專家緊緊地握着宋瑞玉手,說;「有困难來找我。」老宋在專家的關懷和鼓舞下,越法覚得自己責任重大,他興奮地向專家說:「我一定照着專家的意見去做!」
  在困难面前
  宋瑞玉高高興興地跑到焊條廠。焊條廠領導知道製作这种焊條需要錳、鉬、鉻、大理石、熒石等原料,就皺着眉头說:「不能做,这七、八种焊藥,我們一樣也沒有。」老宋好像冷水澆头似的,回來了。以後他听說鑄鋼車間小平爐煉过特殊鋼,並从撫順拉來一車浙江出的好熒石。老宋聞風就去了,結果到鑄造鋼車間又撲了個空。他看过去放过熒石的地方,堆滿了其他礦石,就自言自語地說:「这些熒石都使用完了嗎?不对,底下一定能有點。」於是老宋回去動員一些人來挖,挖了一房子多深連一個熒石的影也沒挖到。有的人就洩氣地对宋瑞玉說:「算了吧,你別發瘋啦。」老宋站起來看着大夥累的汗流滿臉,都懈勁了,就說:「同志們,眼看就要挖到底啦,咱們大夥再使把勁吧。」大夥又繼續挖,終於發現一塊亮晶的熒石,老宋樂的跳起來,激動地說:「熒石找着了,熒石找着了。」这時大夥的勁更足了,便一边挖一边往外挑选熒石。有的手都磨破了。最後找着四百多斤熒石,就拉回來了。熒石找到了,可是其他焊藥还沒有。老宋又找遍了鞍鋼各廠礦,後來他听說鉄合金車間煉过錳鉄,他就去到鉄合金車間。在这車間的倉庫裡找出十幾箱原料,可是那箱是錳鉄呢?又不敢決定,老宋便取了各箱樣,親自到化驗室去化驗,最後找出一箱錳鉄。沒有大理石就硏究用石灰石代替。他跑了半個多月時間,費了很多心血,終於把焊藥湊够了。
  依靠群衆
  焊條廠,在製作焊條時,焊條不願粘藥,有的人說:「这不瞎扯,一天只能沾幾公斤,算了吧!」老宋听說要停止製作,就提出說:「一次不行,不好沾兩次。」工程師在旁边說:「沾兩次影响焊條質量。」这回老宋心裡可凉了半截。他又想:「費了九牛二虎的力量,眼看焊條試驗成功了,就能这樣白白地放棄嗎?」於是他就發動工人說:「初軋廠大軋輥眼看就要磨壞了,如果万能焊條試製不成功,大軋輥不能焊補,初軋廠就要停止生產,你們焊條廠原料从那裡來呀!」这時焊條廠工人都很感動地說:「咱們成天喊支援工業建設,今天要咱們具体行動啦!」說完大夥都主動在一起繼續硏究,最後焊藥裡摻入陶土,解決了沾不上焊藥的毛病。
  解決了問題
  技術員宋瑞玉將焊條拉回廠裡來了。電焊工長孫宝連和組長郭錫岐知道苏联專家帮助製作出的万能焊條,能焊補軋輥,都非常高興地說:「苏联專家建議眞好,咱們这回用電焊補軋輥一定能成功了!」於是電焊工人們便日以繼夜地遵着苏联專家提出的先將軋輥預熱、再橫焊的建議,進行焊補。这樣保持了軋輥焊結的温度,順利地將軋輥焊補好了。經过化驗加工好的焊補軋輥,不但光滑、結实,而且消滅了氣眼、裂紋,硬度也達到標準。操作工人把電焊軋輥安裝在机器上,火紅的鋼錠順利地通过軋鋼机,經軋鋼机軋出來的產品規格全部合乎標準。
  由於老宋能和孫宝連、郭錫岐等電焊工人在一起克服困难,認眞貫徹苏联專家建議,軋輥問題从根本上解決了。过去大軋輥每軋二十天加工一次,能使用六次,現在可以使用十二次,軋輥使用壽命延長了一倍。倉庫裡積压的廢軋輥可以全部利用起來。这樣,一年能給國家節約八十万元的財富。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常義
责任者
宋瑞玉
相关人物
孫宝連
相关人物
郭錫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