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屬北非槪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1864
颗粒名称: 法屬北非槪況
分类号: G216.2
摘要: 非洲北部的三個國家——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突尼斯,都是法國的殖民地,合起來就叫做「法屬北非」。阿爾及利亞是法國殖民地,面積有二百一十多万平方公里,人口有九百五十多万。突尼斯名義上的元首是國王,摩洛哥名義上的元首叫苏丹;实際上,这兩個國家也由法國總督統治。北非人民的正義鬪爭,受到了各國人民的廣泛支持。亞非会議的最後公報就曾經宣佈:「支持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突尼斯人民的自決和独立权利,並要求法國政府不遲延地促成这一問題的和平解決。」法國廣大人民也支持北非人民的鬪爭。法國人民紛紛抗議法國当局在北非的鎮压措施,反对法國当局在北非進行以前曾經在印度支那進行过的骯髒的战爭。
关键词: 鞍山市 法属北非 殖民者

内容

非洲北部的三個國家——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突尼斯,都是法國的殖民地,合起來就叫做「法屬北非」。
  阿爾及利亞是法國殖民地,面積有二百一十多万平方公里,人口有九百五十多万。摩洛哥全國被分作三部分:法國保護國,西班牙保護國,丹吉爾國際共管區;總面積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法屬摩洛哥面積最大,有三十九万多平方公里;總人口約有九百万以上,其中法屬摩洛哥有八百万以上的人口。突尼斯是法國保護國,面積十二万五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三百多万。这三個國家都有較丰富的資源。
  阿爾及利亞由法國總督統治。突尼斯名義上的元首是國王,摩洛哥名義上的元首叫苏丹(兼有國王和囘教教主的身份);实際上,这兩個國家也由法國總督統治。
  法國殖民者約在一八三零年侵入了阿爾及利亞,一八三七年侵入突尼斯,一九零一年侵入摩洛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後,美國勢力也侵入了北非。在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和摩洛哥,都有美國的海、空軍基地,美國的經濟勢力也在日益擴張,極力想奪取法國在北非的統治地位。
  多少年來,北非人民受着法國殖民者殘酷的剝削,过着極端貧困落後的生活。單是在阿爾及利亞,就有近一百万人失業,法國殖民者霸佔了一半以上的耕地,使七十万戸農民沒有土地。这些農民租种地主的土地,要向地主繳納五分之四的收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後,北非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鬪爭不斷高漲。法國当局知道,北非和法國只隔着一個地中海,它是法國殖民者的後方,法國資產階級有不少人就是依靠剝削北非起家的。特別是从印度支那停战以後,北非更成了法國殖民者最後的「命根子」。他們知道,北非一旦独立,整個法帝國主義就要崩潰。因此,法國殖民者对北非的民族解放運動採取了恐怖措施和大規模的軍事鎮压。他們逮捕和殺害了許多北非的愛國者並且出動許多飛机、坦克和槍殺北非人民。法國鎮压北非人民的武器,有些就是由美國供給的。北非人民用加強鬪爭來囘答帝國主義的鎮压措施。从一九五四年十月在阿爾及利亞暴發的武裝鬪爭,正在一天天發展着,游擊區不斷擴大,人民游擊隊和法國軍隊之間的鬪爭越來越激烈。突尼斯和摩洛哥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運動,也在繼續發展。
  北非人民的正義鬪爭,受到了各國人民的廣泛支持。亞非会議的最後公報就曾經宣佈:「支持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突尼斯人民的自決和独立权利,並要求法國政府不遲延地促成这一問題的和平解決。」法國廣大人民也支持北非人民的鬪爭。法國人民紛紛抗議法國当局在北非的鎮压措施,反对法國当局在北非進行以前曾經在印度支那進行过的骯髒的战爭。
  (新華社)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