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青年工人王慶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1818
颗粒名称: 優秀青年工人王慶珍
分类号: K828.1
摘要: 一九五二年十月,王慶珍到金屬結構安裝公司学習鑽孔技術,現在已熟練地掌握了複雜的高空鑽孔技術。王慶珍过去家裡生活很困难,父親僞滿給日本鬼子当苦工,起早貪黑还掙不上一家人吃豆腐渣的錢。王慶珍閙眼病,無錢医治,左眼失明。王慶珍去年十一月就成了一個靑年团員。王慶珍嚴格要求自己,还善於帮助別人。煉鋼吊車樑加固工程的鑽孔任務很大,鑽孔工不够用,大部分由鉚工來作,但他們擺弄不好鑽头,王慶珍就早來晚走,帮助他們磨好鑽头,修理電鑽。煉鋼吊車樑加固工程共要鑽三万五千多個眼,其中八千個眼,專家建議必須消除公差。王慶珍雖然沒說什麽,但心裡却很急,整天在琢磨怎麽幹。
关键词: 鞍山市 优秀青年 工人

内容

一九五二年十月,王慶珍到金屬結構安裝公司学習鑽孔技術,現在已熟練地掌握了複雜的高空鑽孔技術。
  王慶珍过去家裡生活很困难,父親僞滿給日本鬼子当苦工,起早貪黑还掙不上一家人吃豆腐渣的錢。王慶珍閙眼病,無錢医治,左眼失明。到了工廠,他看到我們大規模建設,需要更多的物力,他也自覚地節省;特別是学过總路綫,他更深刻地懂得了節約的意義,在实際工作中努力增產節約。在整模工地三個月的時間,他就揀了三千多個螺絲,一千多根焊條;在煉鋼廠安裝混鉄爐時,他冒雪去揀了二百多斤被雪埋起來的焦子,滿足了燒鉚釘的需要;今年他在煉鋼工地又揀了二千多根焊條,一千四百多斤螺絲,团委通報表揚了他,並且号召全公司靑年学習他的愛護國家財產的精神。三年來日月積累,他共揀回了將近一千八百公斤的螺絲,七百公斤焊條,爲國家大約節約了三千元的財富。王慶珍去年十一月就成了一個靑年团員。
  王慶珍嚴格要求自己,还善於帮助別人。他到工地以後,听工人說鉚工馮玉貴不注意節約,領了很多鉚釘但用的却很少,螺絲卸下來就扔。王慶珍給他提了意見,不料老馮却回答說:「我是鉚鉚釘的,不管螺絲丢不丢。」王慶珍看說服無效,自己揀了一百公斤螺絲,敎育了老馮,他不再扔螺絲了。
  王慶珍同志看了「渡江偵察記」,老战士犧牲自己來掩護同志的集体主義精神敎育了他。煉鋼吊車樑加固工程的鑽孔任務很大,鑽孔工不够用,大部分由鉚工來作,但他們擺弄不好鑽头,王慶珍就早來晚走,帮助他們磨好鑽头,修理電鑽。七月裡的一天,他在大家去休息的時候修理電鑽,突然電鑽跑電,他全身都麻了,但他淸楚地知道,如果扔了電鑽,電鑽就要摔壞,任務就不能完成,他堅持到別人拉開了電門,保全了電鑽。
  煉鋼吊車樑加固工程共要鑽三万五千多個眼,其中八千個眼,專家建議必須消除公差。王慶珍雖然沒說什麽,但心裡却很急,整天在琢磨怎麽幹。第一天四個人一天才鑽了七十多個眼,鉚釘的工人急的直跥脚,因爲供不上。他晚上睡在床上,想起过去跟老師傅齊廣忠幹活時,使用过「揷決鑽眼法」,第二天一試驗果然好使,三個人一天就鑽了二百四十多個,生產效率提高三倍多,質量很好,他們小組勝利地完成了任務。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慶珍
相关人物
馮玉貴
相关人物
齊廣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