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和利用殘舊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1246
颗粒名称: 回收和利用殘舊料
分类号: F426
摘要: 本文报道了几个工厂和企业中的节约材料和资源的例子。这些例子包括:机械修理厂李华岩利用废弃材料进行再利用;轧钢工程公司周长庆等人在废墟和现场中捡拾短头钢筋制成钢筋钩等产品;电装工程公司青年鉗工组建立利用殘料回收箱回收废旧料的制度,合理利用残旧材料;炼钢工程公司化工工地郭世有等人组织青年节约小组设立节约仓库,拣拾废钢铁和工具等;鞍山钢铁建设公司技術供應處材料员吕丽和张继延利用废钢丝绳里的钢线代替二十二号铁线结扎混凝土基础工程的钢筋。这些例子表明,通过节约和合理利用废弃材料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的财富。
关键词: 废旧材料 钢铁企业 鞍山市

内容

★機械修理廠內燃機修理車間李華岩靑年小組復活舊材料,僅六月份用於生產上的就有四十二件,價値一千多元。
  ★軋鋼工程公司靈山工地鍛工組工人周長慶等一貫重視節約,一年來在廢墟和現場中撿到大量的短頭鋼筋,製成鋼筋鈎等十餘種產品,總量達五千多公斤。
  ★電裝工程公司加工廠靑年鉗工組,建立了利用殘料回收箱回收廢舊料的制度。他們隨時隨地把殘舊的銅料、螺絲等等放進箱內;如果知道其他地方有殘舊料,他們就主動撿回,並合理地利用到生產中去。自四月下旬建立這一制度以來,他們撿到一百多公斤銅母綫,能够做四百套保險器抓子用;他們利用殘舊料做了四千個管子保護罩,二百多個分綫盒、接綫箱,還利用了一千九百多公斤的鐵板邊,爲國家節約四千五百多元的財富。
  ★煉鋼工程公司化工工地郭世有等五人自動組織靑年節約小組,設立靑年節約倉庫,僅半個月的功夫就揀了十四噸廢鋼鐵、四十多件工具以及開閉器、電綫等材料。這個小組固定星期六早晨爲回收廢舊品時間。
  ★鞍山鋼鐵建設公司技術供應處材料員呂麗、張繼延想出利用廢鋼絲繩裡鋼綫來代替二十二號鐵線結紮混凝土基礎工程的鋼筋。他倆主動尋找廢鋼絲繩,並說服工地使用,從三月份到現在共利用了三十四噸(包括低價鐵綫在內),節約資金三萬三千餘元。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宋恒茂
责任者
于貴士
责任者
沈永財
责任者
方文士
责任者
陳一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