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關心集體利益的靑工馬永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0996
颗粒名称: 處處關心集體利益的靑工馬永盛
分类号: K828.1
摘要: 鞍鋼金屬結構製作廠二車間電焊工段黨支部書記、工段長長姜言淸誇獎馬永盛是年靑的主人。馬永盛有了重大的發明創造嗎?馬永盛並沒有提出什麽重大的合理化建議,而是他以高度主人翁的責任感對待一切事情,處處維護集體利益,處處關心同志,才受到大家的愛戴,並接連兩次被評爲全市先進生產者。一九五二年四月的一天,馬永盛和許多靑年入廠考試合格,懷着興奮的心情聽着人事處的同志分配工作。他辦完手續,就到金屬結構公司報到,學電焊工。馬永盛做了當徒弟應做的一切。三年來,馬永盛從來沒有出過一次質量事故,這是他重視質量的絕好證明。馬永盛懂得集體的力量大,集體是需要團結互助的。因此他關心別人賽過關心自己。
关键词: 鞍钢 马永盛 集体利益

内容

鞍鋼金屬結構製作廠二車間電焊工段黨支部書記、工段長長姜言淸誇獎馬永盛是年靑的主人。馬永盛有了重大的發明創造嗎?不!馬永盛並沒有提出什麽重大的合理化建議,而是他以高度主人翁的責任感對待一切事情,處處維護集體利益,處處關心同志,才受到大家的愛戴,並接連兩次被評爲全市先進生產者。
  一九五二年四月的一天,馬永盛和許多靑年入廠考試合格,懷着興奮的心情聽着人事處的同志分配工作。他辦完手續,就到金屬結構公司報到,學電焊工。入廠不久,馬永盛到鐵西親成華川海家去串門,華川海一見面就關心地問道:「你進了廠,幹哪行呀?」「學電焊,這玩藝可好了,蓋廠房算少不了它!」華川海一聽就說:「怎麽,學電焊?!哎呀!學什麽不好,你偏偏幹這行。電焊光和煙有毒,不到三十歲,你眼睛什麽也不用想看見了!」馬永盛却不以爲然地說:「咱們廠裡老工人有的是,他們一個個身體都很棒,眼睛也很精靈;何況電焊活總得有人幹呢!」
  電焊訓練班在一九五二年四月開課了,這裏七十多個人,大都是高小畢業生,還有的讀過初中,唯獨他只念四年書。他花費了多少心血,那無法計算,總之,大家都知道,他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星期六、星期日到「二一九」公園去蹓躂,口袋裡也裝着講義,得空就看看。出校時,他成了學習模範。
  那年七月五日,馬永盛穿着嶄新的水龍布工作服走進了工地,要參加實際工作了。指導馬永盛學實際操作的是個脾氣很怪的老工人邱福才。馬永盛做了當徒弟應做的一切。日子一長,邱師傅在別的老工人面前也誇起馬永盛來:「這孩子有出息,幹活心不野,學得又精。」有一天,活剛幹完,邱師傅高興地說:「小馬你快去找些碎鐵板和舊焊條頭來,我敎你焊。」馬永盛一焊焊得很好。往後一幹完活,邱師傅就敎他焊,很快馬永盛就初步掌握了焊活技術。就在這時候,大型工地來了一批漏斗子的任務,邱師傅又住醫院去了,組長就把這任務交給了他,馬永盛就和一起幹活的徒工朱志興說:「你看,任務交給咱倆了,邱師傅又不在,咱倆可不能盲幹,得勤問着點,到處都有咱老師。」他們順利地完成了這批任務。
  一九五二年九月二十日那天,馬永盛加入了靑年團,宣誓大會還沒散,工長就跑來要求團支部動員幾名靑年工人到大型工地去突擊焊接地脚螺絲,馬永盛去了。一到工地,他看到好幾丈深的基礎,那些帶刺的鋼筋,有點發怔。工長拍着他的肩膀開玩笑似的說:「小夥子害怕嗎?那你就留在上邊管電門吧!」馬永盛以爲眞的要把他留在上面,急忙說:「這怕啥!」拿起電把鑽下去了。第二天淸晨,他從基礎裡鑽出來,工地的面貌變化很大,這使他感到非常興奮。忽然,天車轟隆轟隆地吊着滿盛着混凝土的漏斗子過來了,馬永盛一看就認出這漏斗子是自己焊的,這時他感到了什麽是光榮!
  去年七月正是鞍山最炎熱的時候,火熱的太陽曬得鐵板直燙手,潑上一盆水,不一會就給蒸發了,四處還沒有遮陽光的地方。這麽熱的天,來了一批小管子焊接任務。這管子的直徑只能容納一個人鑽到裡面去焊,當時有的靑年就說:「這活是熱上加熱,不熱死也得悶死,我看等太陽下去再焊。」馬永盛却說:「該鋤地不鋤地,該上糞不上糞,秋後哪來的好莊稼;這點困難都不能克服,社會主義怎能建設起來呢?」他拿起電把,套上臉罩,鑽到管子裡去了。
  三年來,馬永盛從來沒有出過一次質量事故,這是他重視質量的絕好證明。當一摸到難幹的工作的時候,有些徒工就不要命地搶着幹,認爲幹了這辣手的活才能學到好手藝;可是馬永盛不這樣,他總是先〓着老師傅幹幾遍,自己看出個門道再幹。就是遇到最容易幹的活,他也一點不馬虎,因爲他知道,漏洞常常是出在人們忽略的地方。有一次焊十一台高爐走台,原來規定是隔二百粍焊五十粍,幹到後來的兩台,馬永盛看到鐵的規格不一樣,就問何長祿:「這還是隔二百粍焊五十粍嗎?」「那沒個錯,我都問了好幾遍,幹吧!」何長祿很自信地說。「不!你別那麽含糊,你沒看這鐵的規格和原來的活不一樣;你別幹,等我問了鉚工再幹!」一問鉚工,也和何長祿說的一樣:「幹吧,沒錯。」馬永盛還不死心,非要看下圖紙。原來是高爐上面的走台,規格比原來要求更嚴些,圖紙上明明寫着隔一百粍焊一百粍。馬永盛就這樣細心地誠實地對待每一項具體任務,檢查站的同志說:「要是房架、管子上面寫着馬永盛的名字,我們都不用檢查。」
  馬永盛一有空,就到處去檢查質量,不管你技術再好,工齡再長,或者是自己的老師傅,只要是有毛病都逃不出他那双銳利的眼睛。一檢查出來毛病,他就用粉筆畫上記號,並寫上「請快修理」的大字。開始的時候,有些靑年工人好意地勸他說:「你檢查咱們還行,檢查老工人那可不帶勁;再說你也不是檢查員,別人管保說你是狗咬耗子多管閒事。」「不!這不是閒事,這是頭等正經事,你想一人幹活馬虎一點出了錯,你不管我也不管,交出去,返了工,工段計劃落了空,還要影響工地整個建設的進度。」
  一天晚上,馬永盛翻來覆去睡不着覺,心裡老惦着一批淸晨就要拉到工地去的水泵活;這活要是有一點小毛病就受不住氣的壓力,就會崩裂。雖然這活不是他幹的,可是他也放不下心來。天一亮,他就來到了工地。工地上一個人也沒有,只有馬永盛一人臥在水泵管道裡,一個又一個,一條縫又一條縫地仔細地檢查着。果然,他檢查出有一條縫只焊了外面,忘焊裡面了。怎麽辦呢?要是畫記號叫別人修理,那是來不及了,到點就要拉走了。他急忙跑去找電氣工人,老遠就叫他給電。「小馬,離上班還早呢,看你急得上氣不接下氣的。」電氣工人很沉着地說。「這活不修理,到點就要拉走,別躭悞時間。」電氣工人一聽這事,電門打開了。不一會,組長來了,看見煤氣管道火花四濺,一看是馬永盛,組長心裡就明白這是怎麽回事。剛焊完,馬永盛卸下了臉罩,向組長說:「李師傅,趁沒到點,你再檢查一遍吧!」
  馬永盛自願當組內的檢查員,起初並不是那麽順利,曾和老師傳們吵過,不過過後師傅們也想通了,都誇獎他。
  馬永盛的衣服兜子最容易壞,熟習他的人對這點很淸楚,原來是他無論在哪兒幹活,只要看到一個螺絲釘,鉚釘……,都要揀起來,裝在兜裡。他知道,一個螺絲値三角,一根焊條値七角,他一個月掙一百三十六分,一天要是節省兩根焊條就够自己的工薪。再說,一個螺絲釘、一根焊條,來得也不易啊!有一次李連民聽他兜子裡叮鈴噹啷直響,就問他:「什麽玩藝兒,直響!」馬永盛把兜一翻,什麽都有,李連民不禁笑了起來說:「看你這要飯兜,盡檢這些破爛。」馬永盛很正經地說:「這不是破爛,這是寳貝,都是化錢買來的,放在地上,埋在地裡沒人管,能用的不用,能省的不省,這不是白白地給國家浪費錢嗎?」接着他又抓起兩個螺絲釘,說:「別小看它,你一天工資還頂不上它倆呢!」從那以後李連民和小組裡其他人也都注意回收材料了。不到兩個月,他們就揀了五噸多螺絲和鉚釘。工作時,馬永盛更注意節省,焊條總是焊到沒有焊藥的時候爲止。最近,他和小組工人訂出全年節省二千五百公斤焊條的計劃。
  馬永盛懂得集體的力量大,集體是需要團結互助的。因此他關心別人賽過關心自己。他經常說:「當我自己剛下現場的時候,多麽需要帮助啊!」他盡力帮助新來的徒工,有時自己不行,就請別人帮助。焊房柱時,姜明海老批評李春石幹得不好,馬永盛吿訴姜明海:「光批評不行,還要帮助解決問題!」他自己怕敎不好,就請技術較高的李炳昌敎李春石,還親切地跟小李說:「不會可不能愛面子,焊壞了可不是鬧着玩的。」李春石迅速掌提了這技術。
  有一次,馬永盛聽說任傳德鬧病了,一下夜班他就去長甸舖宿舍看病人。他一進屋就給燒水煑飯。看看任傳德臉色越來越不好看,他就找了一付担架,把任傳德抬到醫院去了。醫生給治了病,並要任傳德住院,可是醫院沒有床位,馬永盛就陪着病人在醫院的走廊裡住了一夜。
  年輕的電焊工人馬永盛在黨的敎養下,共產主義道德品質逐漸成長起來,他以處處關心集體的實際行動,獲得了靑年團員和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楊貴生
责任者
馬永盛
相关人物
姜明海
相关人物
李炳昌
相关人物
李春石
相关人物
任傳德
相关人物
李連民
相关人物
何長祿
相关人物
邱福才
相关人物
姜言淸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