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鑄鐵末化鐵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0714
颗粒名称: 用鑄鐵末化鐵水
分类号: F427.3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鞍钢铸管厂的一个创新举措。该厂每天产生大量的碎铁末,过去这些废料被卖给碎铁厂,每吨只能卖13元。但一位老工人董佩芳意识到,如果将这些铁末用于熔化,可以节约大量资金用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他组织工人进行研究,在他的带领下,他们找到了将废钢末与废铁末混合、安装溜子等方法,解决了铁末进入大炉时的问题,从而成功地将这些铁末转化为有价值的铁水。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他们每两天就能将铁末转化为四多吨的好铁,一年为国家创造了三万元以上的财富。
关键词: 鞍山市 中国鞍钢铸管厂 创新

内容

鞍鋼鑄管廠每天從鑄管頭上車下的碎鐵末和加工鑄件時車下的碎鐵末差不多有三噸之多。往常這些鐵末都賣給碎鐵廠,一噸僅賣十三元。該廠翻砂工段大爐老工人董佩芳看到了,想:「國家進行着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大量資金,如果用鐵末化鐵水,不是能給國家節省很多錢嗎!」於是,他就組織大爐組全體工人進行硏究。但因爲鐵末太碎,熔化時一不注意,就能把大爐焊上,影響生產。可是,大家在董佩芳帶動下,找出了廢鋼末與廢鐵末相摻合、大爐上安上溜子、使鐵末往大爐裡淌得均匀的兩個辦法,並調整了「風壓」,這樣就不「焊爐」了。從此,大爐工人們在不影響生產的基礎上,每兩天就用鐵末化四噸多好鐵(一噸五十多元),一年能給國家創造三萬多元的財富。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白林材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