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县五金公司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唯一号: 030731020220000147
机构名称: 内丘县五金公司
机构简称: 商业局
文件路径: 0307/01/object/PDF/030710020210000012/001
起始页: 0553.pdf
地址: 内丘县城解放路东关段路北
起始时间: 1963年

机构描述

1963年,从百货公司析出设立,时有职工11名,隶属商业局。公司位于县城解放路东关段路北,占地17亩,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在县城老十字街设有门市5间。五金公司经营五金、化工、交电三大类商品,商品批发、零售差价依据商品不同,在5~10%之间。20世纪70年代始,公司营业额渐有增长,1990年,营业额350万元,其中批发190万元,零售160万元,利税8万元,为最好经营年份,1993年,五金公司分设为五交化公司、家用电器公司和五金公司,均在原五金公司院内。五交化公司有职工21人,下设3个门市,经营五金、电料、交通、化工四大类商品。家用电器公司职工24人,下设3个门市,主营家用电器,兼营五金电料。五金公司职工25人,负责处置原五金公司库存商品。1996年,三公司又合并为内丘县五金交电公司。因亏损严重,资不抵债,于1996年7月依法破产。同年10月,由内部22名职工买断资产,组建股份制企业内丘县五金交电有限责任公司。 五金公司在计划经济时期负责内丘县及隆尧县邻近区域园钉、铁丝、自行车、排子车脚、车胎和车辆零件、碱面等的计划供应。 自行车,1949年前,自行车由私营商业经营,数量很少。百货公司建立后由百货公司经营,1963年始,由五金公司经营。20世纪50年代前期,因市场需求量很小,可敞开供应。50年代后期始,人民购买力增加,市场需求增大,供求矛盾突出,遂实行计划供应。1961年为稳定物价,促使货币回笼,实行高价销售,零售价每辆700元左右。1962年始,自行车销售价格逐年下降,1964年始,自行车价格稳定在名牌飞鸽、永久标准车每辆人民币150元左右,加重车每辆人民币180元左右,其他品牌一般每辆人民币140元左右。1984年,取消计划购销,私营、国有商业及供销社都可经营,货源日渐丰富,市场出现供大于求。20世纪80年代,增加女式彩车、变速车、赛车等高档自行车,一些中外合资产品如英赛克、捷安特、电动车已在县内上市,其价格每辆300元左右,有的高档自行车每辆售价在400元人民币以上。 生活用碱面,1949年前,由私营商业经营。1949年始,由供销社经营,后供销社、百货公司共同经营。1963年,由五金公司经营。做为生活必需品的碱面在计划经济时期按区域人口批发分配各基层供销社按计划零售供应,县城居民在公司门市供应。 铅丝、园钉,20世纪50年代,域内市场始有机制铁丝、园钉,由供销社、百货公司共同经营。1963年始,由五金公司经营。铁丝、园钉,按计划批发各基层供销社零售供应,县城在公司门市供应。 橡胶车胎、橡胶排子车、马车轮胎,先由百货公司、供销社共同经营。1963年始,由五金公司经营,按计划分配批发,各基层供销社零售供应,县城在公司门市供应。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