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王志琪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唯一号:
030730020220000051
人物姓名:
王志琪
文件路径:
0307/01/object/PDF/030710020210000001/001
起始页:
0712.pdf
出生年:
1920年
卒年:
1985年
籍贯:
邢台县东川口村
传略
王志琪(1920~1985)原籍东川口村,后搬迁到南会。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合作社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抗战时期,志琪即参加自卫队,站岗送信,积极参加抗日活动。50年代初期,他领导东川口群众走集体化道路,在生产互助组的基础上,于1954年创办了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被选为合作社主任。1955年,毛泽东主席在《只花一个多月时间就使全村合作化》 一文按语中,称王志琪是“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称以他为支部书记的党支部,是“强的党支部”,赞扬他率先垂范,善于向群众进行教育。让大家充分考虑,做到自觉自愿入社。 经过曲折的工作,经过“倒宣传”,大家积极入社,齐心奋力夺丰收,合作社逐步增产。1958 年.他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958年兴建东川口水库,他带领部分群众迁至南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63年特大洪水,使南会遭受毁灭性灾害。他带领党支部一班人,组织群众重建家园,苦战两个冬春, 起沙垫地250亩,整修梯田170亩,灾后第二年粮食产量即达6.5万公斤。到1966年,全村封山育林1000亩、建新房220间,在一片沙滩碎石的基础上建起一座新村。粮食总产达到15.5万公斤,除自给自足之外,还向国家拿了贡献。 “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王志琪受到冲击,身心备受摧残,但他仍关心村里的生产。1973 年后,他先后担任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地位变了,但他艰苦创业思想不变, 仍带领群众治山治水,使以往亩产百十市斤的岗坡地跨过千斤大关,成为全省农业典范。 1976年后,他一手抓农业,一手抓经济,先后建起石灰厂、铁业社、苹果园、良种厂等十几项工副业。仅石灰厂一项年收入达十数万元。 1985年秋,王志琪因病逝世,县政府为表彰他的功绩,特在南会为他树立了纪念碑。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
主任
职位
书记
职位
副书记
职位
副主任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