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职业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5910
颗粒名称: 第六节 职业教育
分类号: G719.2
页数: 3
页码: 626-628
摘要: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柏乡县委经常举办党政干部训练班,讲授党的基本知识,同时召开各种会议,结合政治形势和任务,进行中共党史和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委以党章和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内容,并结合政治运动对党政干部和普通党员进行教育。1963年中共柏乡县委党校成立后,开始集中轮训基层干部和党员,“文化大革命”初期,党校解散,1972年恢复。之后,每年利用农闲时间培训农村党支部成员;定期培训一般党政干部。同年9月28日,县政府在柏镇路购买生产资料公司的化肥仓库87间,租地30亩,为农中提供校舍,农中便从西汪村迁到柏镇路县化肥厂对面。1988年改称“柏乡县职业中学”,增招1个服装班。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教育 柏乡县

内容

一、党政干部教育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柏乡县委经常举办党政干部训练班,讲授党的基本知识,同时召开各种会议,结合政治形势和任务,进行中共党史和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委以党章和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内容,并结合政治运动对党政干部和普通党员进行教育。1963年中共柏乡县委党校成立后,开始集中轮训基层干部和党员,“文化大革命”初期,党校解散,1972年恢复。
  附:中共柏乡县党校概况
  1963年在县城东街路南建校,“文化大革命”期间解散;1972年县委在县城秀才营街重新建校,分期轮训县直机关党政干部,学习《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左派幼稚病》、《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等6本书。1975年,县委在柏镇路北征地9亩,抽调县直单位53名干部,上午上课学习毛主席33条语录,下午建校,晚上在县光荣院借房住宿,年底建成校舍21间。之后,每年利用农闲时间培训农村党支部成员;定期培训一般党政干部。1985年开办党政干部中专班,面向全县招收中专学历以下的党政干部32名,脱产学习两年,开设《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史地》、《数学》、《语文》、《写作知识》、《理化》等课程。1995年有校舍56间,教职工14名,由1名县委副书记兼任校长,常设第一副校长、副校长、办公室、组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在校学员95名。
  二、师范教育
  1948年秋,县成立了师范学校。为解决师资缺乏的燃眉之急,又办了两期短训班,学期一年,招收在乡的知识青年,毕业后补充到教师队伍。1952年,柏乡师范并入宁晋师范。1952年10月成立小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由省教师进修学院、地区教师进修指导站垂直领导。1956年改由邢台师范函授部领导,1958年改称柏乡县函授师范学校。1982年,为提高民办教师的业务水平,县又建立了一所师范进修校,通过专业教育学习,逐步使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附:柏乡县师范进修校概况
  1982年在县城东门外建校。1983年面向全县招收32名民办教师,1个教学班,脱产学习3年,取得中师学历。由县文教局1名副局长兼任校长,设专职副校长,5名教职工;同时挂两个校牌:“柏乡县师范校”、“柏乡县教师进修校”。1985年师范班民师转正指标减为13名,增招14名民办教师,3名公办教师委培生,组成1个教学班。1988年师范班学生毕业后停招;学校除了对小学教师、幼儿教师进行学历进修辅导外,还开设了“二笔字”、“普通话”、“音、体、美”等短训班。1992年秋校址迁到柏镇路东段路南。1993年为了提高全县初中教师业务素质和文化水平,学校建立“三沟通”大专班函授辅导站,开设高等师范专科的课程,分专业编4个班,招生213名。1994年始增设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1995年该校拥有教职工33名,该校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教学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宿舍700平方米,办公室140平方米,其它用房260平方米;中师函授毕业生938名,大专函授毕业生124名,举办教学技能短训班30次。
  三、职业技术教育
  1957年,毛主席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于是,普通中学开始增设技术课程,柏中、固中的初中和高中的毕业班,同时增设了“农业基础知识”课,每周上两节生产实践课。1958年东风人民公社和东升人民公社的10个管理区各建一所农业技术中学,1959年县农场成立农业技术学校,除开设普通初中课程外,主要开设农业基础知识课程、农业技术课和生产劳动课。1960年各校一律停办。
  1982年按照中央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意见,柏乡县成立了农业技术中学。始招2个农技高中班。1986年《河北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暂行条例》颁布之后,柏乡县的职业技术教育又有发展,县职业中学除设农学外,还开设畜牧、林果、服装三个专业,学生增加到286人,同时把卫生局开办的柏乡县卫生学校,武装部开设的驾驶员学校等并于该校。1995年柏乡县职业教育发展到1所高标准职业教育中心、1所党校、1所卫生学校、10所乡级农业技术学校,开设党政理论、农学、畜牧、林果、裁剪、驾驶、中医、护士等13个专业,拥有职业高中6个班,职业中专10个班。
  附:柏乡县职教中心概况
  1982年8月在西汪村建校,初名柏乡县农业中学,面向全县招收100名初中毕业生,编2个农业高中班;由1名政府副县长兼任校长,学校设常务副校长、副校长、教导处,有13名教职工。同年9月28日,县政府在柏镇路购买生产资料公司的化肥仓库87间,租地30亩,为农中提供校舍,农中便从西汪村迁到柏镇路县化肥厂对面。1987年投资57万元在校北兴建胜利服装厂,供学生学习实践。1988年改称“柏乡县职业中学”,增招1个服装班。同年,投资87万元在校东路南兴建曙光养鸡场,供学生学习实践;1989年增招林学班、畜牧班。1993年面向邢台市各县招收100名职中高中毕业生,编2个财经专业中专班;同时,开办职业技术短训班。1994年校址迁到柏镇路南,增招1个师资中专班(民师生),1个微机中专班;同年与县劳动人事局合办1个技工班。1995年该校有教职工164名,在校普通中专生451名,职业高中生699名,开办各种实用致富技术短训班491人次,固定资产达145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能供7个专业450人实习,年勤工俭学总产值500万元,纯利润35万元。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