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出处: | 《柏乡县志》 图书 |
| 唯一号: | 030720020220005906 |
| 颗粒名称: | 第四节 小学教育 |
| 分类号: | G629.2 |
| 页数: | 5 |
| 页码: | 617-621 |
| 摘要: | 清光绪二十九年将原槐阳书院改建为高等小学堂,即县立高级小学,设单轨制3个教学班,招生75名,没有学制,教学内容类似私塾。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民国初年,柏乡县72个村办起了公立初级小学校。学生每人每年交学费2块银元。同年,县城南街东马道成立模范初级小学,单轨4个教学班。据民国21年《柏乡县志》载,自清朝光绪三十年到民国21年柏乡县的初小、高小培养出大学生28名,专科生20名,中学生189名。“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柏乡县城。日伪政权推行奴化教育,在县城建1所男子小学,1所女子小学。同时,县抗日政府教育科在游击区组织儿童进行抗日救亡教育,读抗日课本,穿插识字教学,办学不稳定。 |
| 关键词: | 初等教育 小学 柏乡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