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化大革命”期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5733
颗粒名称: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
分类号: D221.22
页数: 2
页码: 508-509
摘要: 本段描述的是柏乡县“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务政务纪略。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期间 党务 柏乡县

内容

1966年5月24日,在抗震救灾和“三夏”大忙中,县委书记卢少田到北京参加“华北局前门会议”,为开展“文化大革命”作准备,6月3日,又参加了“文化革命邢台小组”专题会议,8月7日,县委书记、副书记和部分县委委员参加了邢台地、市委“文化大革命”会议,听取地委书记做的《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深入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学习动员报告。会后分组学习中央“五·一六”通知和讨论大会报告。地委“文化大革命”会议结束以后,县委领导回到柏乡,组织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干部,召开“文化大革命”动员会,紧接着又召开了群众参加的“文化大革命”万人动员大会。全县工人停工、农民停产、学生停课开始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
  1967年2月,部分“造反”组织夺了县委、县人委的领导权,几十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或被揪斗、或靠边站,党政机关开始瘫痪,“夺权”风波及全县。
  1967年3月,成立“柏乡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取代了县人委职权,在政治、思想、组织、文化、经济等方面造成极大损失。
  1967年12月,成立柏乡县革命委员会,根本任务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开始“文化大革命”运动是中心工作。
  1968年5月,县革命委员会派出工作组进驻南瀑水大队,进行清队整党试点,历时50天。在清队中揪斗大批党员、干部、群众,搞刑讯逼供,制造了闻名全县的“南瀑水反共救国军”惨案。此案涉及28人,株连50余家,有16人被抄家,2人被捕入狱。随后“群众专政”的“十二级台风”席卷全县,制造了一大批冤假错案。
  1970年7月,柏乡县“斗、批、改”整风运动开始,在打击现行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的“一打三反”运动中,由于受“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思想影响,将46人错打成反革命组织成员。
  1971年4月,柏乡县委恢复后,领导全县人民继续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展“批林批孔”“忆苦思甜”,并以此推动“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活动。1974年动用民工3万人(次),先后修通了4条县级土路。1975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各公社组织专门打井队每50亩地打一口备用井,11月开工建大汪水库;同时把全县所有社队的土地统一定界划方,平整土地;改革农村殡葬制度,平坟头,村村设立公墓。是年,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制定了《柏乡县工业发展十年规划》,兴建了大修厂、磷肥厂、水泥厂、化肥厂等县办企业。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