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经营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柏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550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经营管理
分类号:
F272.3
页数:
2
页码:
381-382
摘要:
本文讲述了私营商业的经营管理情况。
关键词:
商业贸易
私营商业
经营管理
内容
清代,县城和较大村镇有各种店铺、货栈、作坊,民间货郎担村村有之,但县民多以农为本,以经商为主者不多。据民国21年建设局调查,经营杂货业者共60家,其中药材业12家,烧锅业2家,染房10家,粉房6家,糕点3家,游商、货郎担亦农亦商明显增多,尤以县城和固城店为甚。
建国后,在县政府扶持下,私营商业得到发展。1946年成立柏乡县工商业联合会。1952年10月12日(农历八月二十四日县城庙会),县政府组织了物资交流大会,全力支持私营工商业者正当经营,私营成交总额为86,800万元(旧币),占总交易额的62.6%。1953年全县私营商业发展到924户,其中坐商100户,商业摊贩164户;行商2户;工业坐商256户,工业摊贩705户;饮食服务242户,饮食摊贩85户。据《柏乡县关于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调查总结》记载:1954年7月,全县共有商户410户,其中棉布业6户,百货60户,饮食业120户,运输业7户,服务业16户,从业人员677人,资金65,178万元(旧币),第一季度营业额203,041万元(旧币)。1955年3月,始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首先在县城、固城店、龙华、南鲁4个集镇建立合作小组7个,年营业额21万元。组织30人充当乡村货郎,以售、收兼作的方法活跃市场,年营业额9万元。1956年4月3日,县城内私营印刷、照像、镶牙、刻字等行业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组成印刷、照像、镶牙、刻字公私合营经理部。同年,对全县410户私营工商业改造了397户,改造率占96.5%。1958年8月,全部完成了对残余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小商、小贩、个体手工业、私人诊所和私人房产出租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城镇、乡村建立了国营、集体商店或供销部。
1962年后,国家允许老弱病残人员从事小本经营,城镇集市、庙会上出现私人摊点。“文化大革命”期间个体商户几乎绝迹。
1978年后,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个体商业发展迅速。1980年,个体有证商贩零售额24万元,占全县商业零售额2,275.2万元的0.15%;个体有证饮食业,年零售额32.3万元,占全县饮食业零售额65.5万元的49.2%。1981~1984年,国务院连续颁发有关个体经营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后,个体商业进一步发展,有效地补充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丰富和方便了居民生活。1985年,个体有证商业年零售额382万元,占全县商业零售额2,666万元的10.6%;个体有证饮食业年零售额101万元,占全县饮食业零售额126万元的80.2%。1990年,个体有证商业年零售额599万元,占全县商业零售额4,336万元的13.6%;个体有证饮食业年零售额70万元,占全县饮食业零售额96万元的72.9%。1995年个体有证商业年零售额2,214万元,占全县商业零售额8,739万元的25.6%;个体有证饮食业年零售额229万元,占全县饮食业零售额553万元的66.9%。个体商业者主要从事食品、副食、饮料、烟酒、服装、鞋帽、纺织品、中西药、化妆品、书报杂志、文化体育用品、日用品、家用电器、首饰、燃料、建筑装璜材料、机电产品、饲料等,经营方式以零售为主,兼理批发业务。资金在几千元至几十万元不等。分为固定地点开设门店或摆摊流动赶集两种。经营方式较为灵活,服务热情周到,对搞活流通、活跃市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览,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贸易等十九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柏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