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674
颗粒名称: 方言
分类号: H07
页数: 32
页码: 1141-11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的方言,概括了语音、分类词表、语法、词汇等。
关键词: 内丘县 方言学

内容

第五章 方言
  从大的方言区划看,内丘方言属于冀鲁官话区石(石家庄)济(济南)片邢(邢台)衡(衡水)小片。石济片的官话方言跟邻近方言晋语、北京官话的最大区别是(1)没有入声,古入声字分别派入阴阳上去;(2)声母分尖团。内丘方言自然也不例外。具体说来:内丘方言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没有入声。古入声按声母的清浊分别派入阴平、阳平、去声。古清音声母的入声字在今内丘方言归阴平,如答塌插甲涉八瞎拨刮质骨着则摘扑粥促等是。古全浊声母入声字今归阳平,如狭匣捷蛰飞铡别活夺绝实疾核铎贼石席熟局等是。古次浊声母入声字今归去声,为纳腊页业立辣孽列月袜密日药墨翼麦历等是。
  2.声母分尖团。古精组声母(精清从心邪五母)与今细音韵母相拼时,仍读ts、ts‘、s、(尖音),古见晓组声母(见溪群晓匣五母)与今细音(齐撮两呼)韵母相拼时读t〓、t〓‘、〓(团音)。所以内丘方言精≠京、清≠轻、星≠兴。
  3.古日母字今读声母一分为三。古日字母在今合口呼韵母前读1声母,在其他韵母前白读零声母,文读〓声母。如汝濡乳入等字今读1声母,人任日儿然等读零声母,热肉等读〓声母。
  4.古山摄阳声韵(寒桓山删先元仙七韵)字及咸摄阳声韵(覃谈咸衔盐严添凡八韵)字今韵母读,?、i?、uae、y?失去鼻韵尾。
  内丘方言内部一致性高,除城西一部分地方日母字读〓以外,其他差别都不太明显。下面记录的是内丘城关方言(下称内丘话)。
  第一节 语音
  声母
  内丘话共有23个声母(含零声母):
  说明:
  n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时实际音值是n。
  内丘话分尖团。古精组字在今齐口呼、撮口呼韵母前仍读ts、ts‘、S,古见晓组中见溪群晓匣五母字在今齐口呼、撮口呼韵母前ts、t(3 '、9。
  古庄组字的今声母一律读tΦ、tΦ‘、?。
  古庄组字的今声母分化为三,止摄日母字今读零声母,遇摄合口三等日母字今读I声母,其余日母字的今声母白读为零声母、文读为。
  古开口一等零声字的今声母是。
  韵母
  内丘话共有33个韵母:
  声调
  内丘话的单字调有4个(不含轻声):
  阴平35诗方天高刮桌
  阳平33时内黄提舌习
  上声55使九体女权匣
  去声31事意正岸月热
  古入声字在今内丘话中分别派入阴
  平、阳平和去声,其规律为:古清音入声字今读阴平,古全浊入声字今读阳平,古次浊入声字读去声。例外很少。
  1.声韵配合简表
  说明:
  此表中+号表示能够相拼,一号表示不能相拼。
  另一行唇齿间声母中f不跟齐齿呼韵母相拼。
  第二行舌尖中音声母只有n、I可以跟撮口呼韵母相拼。
  第六行舌根音声母中N只跟开口呼韵母相拼。
  2.声韵调配合总表
  表中字下加单横杠表示为白读间,加双横线表示为文字读音。右肩加数码的字表后有注。
  连读变调
  1.非叠字组
  ①阴平和阴平相连,前字变55,读同上声:
  高山交通伤心搬家筋骨春节北京结束
  ②阴平和阳平相连,前字变55,读同上声(由古全浊入变来的阳平除外):
  方言分离开门帮忙天堂穿鞋伤寒清茶
  ③阴平和去声相连,前字变55,读同上声:
  相信加倍烟袋通信蜂蜜开业笔记吃饭
  ④阳平和阴平相连,前字变55,读同上声:
  农村人心晴天爬山油漆毛笔常识回答
  ⑤阳平和去声相连,前字变55,读同上声:
  蓝布劳累年画洋蜡瓷器肥皂黄豆成立
  ⑥去声和去声相连,前字变35,读同阴平:
  去世内地重大定罪木料立柜绿叶堕落
  ⑦由古清间入声变来的阴平字,在上声前变55,读同上声:
  铁板刻苦说谎节省谷雨哲理发冷刮脸
  ⑧古清音入声字变来的平声字跟由古次浊入声变来的去声字母相连前字变35,读同阳平:
  激烈发育畜牧吃药
  2.叠字组
  ①表示亲属称谓的叠音词,如果是上声或去声字,前字不变,后字读轻声:
  姐姐奶奶舅舅
  如果是其他声调,则前字变阳或上平,后字读轻声。前字读阳平的:
  哥哥姨姨
  前字读上声的:
  爷爷姑姑叔叔
  ②非亲属的叠音词,前字一般读本调,后字读轻声:
  蛛蛛痒痒
  例外,前字阳平读同上声:勤勤。
  ③单音词重叠
  a、单音名词、量词、动词重叠后,前字读上声,后字读轻声
  天天人人队队件件听听看看拍拍摸摸
  b、“AA儿”式形容词,原为上声的,第一音节不变,第二单节读阴平,如:
  好好儿哩早早儿哩快快儿哩
  原为去声的,第一音节仍读去声,第二间节读阴平,如:
  重重儿哩净净儿哩紧紧儿哩
  原为阴平和阳平的,第一音节一律读55(上声),后场音节一律读55调(阴平),
  如:偏偏儿哩飘飘儿哩方方儿哩红红儿哩
  轻声
  内丘话的轻声是一种轻而短的调子。轻声出现的声合一般是复音词的末一个音节,一些虚词和向个词江意义较虚的实词。
  复音词的末一音节是否轻读取决于习惯,所以跟普通话比,一个词是否轻读颇有参差,但总的看来,末一音节轻读的词比普通话多。下面是普通话没有轻声音节,而内丘话末音节轻读的例子:
  嘴唇可以保守把握主席老虎中国迫切
  儿化韵
  内丘话有33个韵母,除不再儿化没有相应的儿化韵,其余韵母可儿化,共形成18个儿化韵:
  文白异读
  内丘话的文白异读字不算太多,声母异读的主要是古日母字,韵母异读的主要是古人声韵字,详细情况如下(斜线前的读音是白读,斜线后的读音是文读):
  1、声母异读
  2、韵母异读
  特殊读音
  特殊读音是指不符合内丘方言古今语言演变一般规律的读音,以下分声韵调三方面列举一些例字(牵涉到声韵两个方面的归韵母特殊一类),括号内注明该字中古音的有关情况,以便参照。
  1.单字特殊读音举例
  (1)声母特殊
  (2)韵母特殊
  (3)声调特殊
  2.词语特殊读音举例
  3.地名特殊读音举例
  合音
  两个词快读形成一个音节,称为合音内丘话的合音词有以下一些:
  第二节分类词表
  第三节 语法
  “了”的用法
  虚词“了”在内丘话中有两个读音:[læ]和[l]。
  “了[læ]”可以是助词,也可以是语气词。
  助词“了[læ]”用在动词后面时表示动作已经完成。例如:
  夜个我看了场电影。
  开了信了。
  他吃了饭了
  语气词“了[læ]”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一种新情况的出现。例如:
  起风了。
  井出水了。
  天明了。
  俩孩子都上了学了。
  用在祈使句末尾,表示命令和请求。
  例如:
  时间不早了,该走了。
  不要想了,快干活儿吧!
  “了[læ]”也有助词和语气词两种用法。
  助词“了[læ]”用在连动句或复句中第一个动词后面,表示前一部分跟后一部分在时间上有相承关系,在事理上有条件,假设,因果等关系。例如:
  我吃了饭就走。
  关了灯就啥也看不见了。
  他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语气词“了[læ]”也可以用在祈使句中,但跟语气词了“(læ)”表示的意义有所不同。例如:
  这东西有毒,不要吃了[læ]!(已经在吃)。
  这东西有毒,不要吃了[læ]!(还没有吃)。
  语气词“来”
  内丘话的语气词“来[læ]”用在句子末尾表示过去曾经发生过其种事情。例如:
  他头几天去来。
  夜个我跟厂长说来。
  用语气词“来[læ]”的句子往往暗示说话时事情已发生了其种变化,常常是相反的变化。例如:
  我小时候儿在这儿住来。(现在不住了)。
  刚才门才开着来。(现在关着)
  这种暗含的意思也可以说出来,如下面一句话就是:
  他家那会儿有来,这会儿没了。
  可能补语
  可能补语跟在动词后面组成述补结构
  表示其种可能性。在内丘话中其肯定式是在动补结构后加“了[læ]”,否定式是在动补结构中间插入否定词“不”:
  肯定式 否定式
  写完了 写不完
  进去了 进不去
  拿动了 拿不动
  其疑问形式是肯定和否定相叠:
  你拿动了拿不动?
  你吃完了吃不完?
  也可以在肯定式后加“呗”(“不哎”的合音):
  你拿动了呗?
  你吃完了呗?
  单音动词可以拿“了[læ]”作补语:
  肯定式否定式疑问式
  吃了吃不了吃了吃不了(吃了呗)
  以上都是表示有没有能力的可能补语,如果要表示客观上或情理上是否允许,可以在单音动词后加“li”或“不得[pu li]订”表示:
  肯定式否定式 疑问式
  吃得了 吃不得 吃得了吃不得或吃得了呗
  程度补语
  形容词后面加“得[li]很”表示程度深。例如:
  好得很。
  清楚得很。
  长得很。
  坏得很。
  形容词加“得[li]不能行”也表示程度深。例如:
  坏得不能行。 饿得不能行。
  渴得不能行。 苦得不能行。
  语法例句
  1.谁哎?我是老三。
  2.老四哩?他正跟着一个朋友说话儿哩。
  3.他还没说完了哩?
  4.还没有。再等一会我就说完了。
  5.他说马上就走,咋这时候儿还在家哩?
  6.你上哪儿哎?我上城里呀。
  7.在哪儿里,没在这儿。
  8.不是这样做哩,是这样做哩。
  9.太多了,用不了这些个,这点儿就够了。
  10.这个大,那个小,这俩哪个好?
  11.这个比那个人好。
  12.这房子不如那房子好。
  13.这句话用内丘话咋说?
  14.他今年多大岁数儿?
  15.大概有三十来岁。
  16.这个东西有多重。
  17.有五十斤。
  18.拿动了呗?
  19.我拿了动了,他拿不动。
  20.真沉,连我也拿不动。
  21.你说得很好,你还会说点儿啥。
  22.我嘴笨,我说不过他。
  23.说了一遍,又一遍。
  24.你再说一遍。
  25.不早了,快去吧!
  26.现在还早哩,等一会儿再去吧。
  27.吃了饭再去沾不沾?
  28.慢慢儿哩吃,不要着紧。
  29.坐着吃比站着吃好。
  30.这个能吃,那个不能吃。
  31.他吃了饭了,你吃了没有?
  32.他去过上海,我没去过。
  33.来闻闻这朵花儿香不香。
  34.香得很,是呗?
  35.给我一本书。
  36.我真没有书。
  37.你给他说点的你告诉他。
  38.好好儿哩走,不要跑。
  39.小心摔下去爬不上来。
  40.吸烟、喝茶都不叫。
  41.烟、茶、我都不待见。
  42.不管你去不去,反正我去。
  43.我非去不沾。
  44.你是哪一年来的?
  45.我是前年个到的北京。
  46.今个开会谁的主席?
  47.你得请客。
  48.这是他的,那本儿是他哥哥的。
  49.一杯走,一杯说一边走,一边说。
  50.看书的看书,看报的看报,写字的写字。
   51.越走越远,越说越多。
   52.把那个东西给我。
   53.有些地当儿把太阳叫日头。
   54.你贵姓?我姓王。
   55.你姓王,我也姓王,咱俩都姓王。
  56.你先去吧,我等会儿再去。
  57.我该来不该来。
  58.他愿不愿意说?
  59.你打不打算去?
  60.你能来呗
  61.你敢去呗
  62.还有饭了呗?
  63.你去过北京呗?
  64.这个事儿你知道呗?
  65.这个字你认得呗?
  66.你还记得呗?
  67.桌上放一摞儿书。
  68.说着说着笑起来了。
  69.你猜到猜不到?
  70.这个是熟的,能吃,哪个是生的,不能吃。
  71.他忙得很,连饭都顾不上吃。
  72.抬进来一张桌子。
  73.小屋儿堆东西,大屋儿住人。
  74.云彩叫风刮跑了。
  75.他不小心把镜子摔了。
  76.把那碗面吃了。
  77.稍等会儿,我这就来,咱们一块儿去。
  78.不要忘了,走动了喊我一声儿。
  79.老王骂了他一顿。
  80.我叫他批评了一顿。
  81.下次不要迟到了。
  82.他的字儿写得越来越好。
  83.他可爱看书哩。
  84.我爱看电影,更愿意看戏。
  85.这房子太高。
  86.你爱去不去,你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就甭去。
  87.过去有做的,没吃的。现在有做的也有吃的。
  88.他跟你一般般高,就是比你胖。
  89.你啥时候走?
  90.我少住几天就走。
  91.五个人能吃三斤面。
  92.三斤面够五个人吃。
  93.我吃不了,叫他吃罢。
  94.今个的戏比夜个好的多。
  95.我找了老半天也没找着。
  第四节 词汇
  内丘话里的词汇生动又形象,但它局限于内丘区域之内,和普通话比较,有的音同意不同,有的音意全不同,现对照排列如下(按内容分类):
  日头太阳
  日头地儿太阳照着的地方
  天狗吃日头日蚀
  天狗吃月亮月蚀
  打忽雷打雷
  艮雷声音很大的雷
  戗风逆风
  朦星雨毛毛雨
  一个点的雨大雨
  潲雨随风斜下的雨
  冻冬凌结冰
  冷子冰雹
  五月单五端阳节
  大年初一正月初一
  雾抄了、霜打了庄稼被雾霜伤害
  毒日头烈日
  雨磨远处传来下雨声
  扑塘土尘土
  园子地专种菜的地
  大灰石灰
  屋毒水温水
  居连房四周的闲散地有
  围墙)
  茅子厕所
  厦子厨房
  巷子胡同
  过年1.春节;2.明年
  年事个去年
  今个今天
  夜个昨天
  前晌儿上午
  后晌儿下午
  晌午中午
  擦黑儿傍晚
  啥时候什么时候
  十冬腊月冬季
  大尽农历三十天的月份
  小尽农历二十九天的月份
  年根儿年底
  离年靠近快到春节时
  后年明年的明年
  后望晚上
  成天整天
  起先以前
  起五京起五更
  不拉几天没几天
  到底儿到最后
  秆草谷子秸秆
  谷挠轧去谷籽后的穗
  谷茬割去谷子后的根
  麦莛麦杆上部
  高粱瓤高粱穗去籽后
  金针黄花菜
  支庄稼种得早的庄稼
  秫秸高粱秆
  花瓤棉絮
  老套子旧棉絮
  大麻籽蓖麻
  玉蜀黍玉茭
  山药蛋土豆儿
  交猪公猪
  老孩猪能生仔的母猪
  豕宗儿小公猪
  屯儿小母猪
  犍子公牛
  子牛牛母牛
  叫驴公驴
  草驴母驴
  牙狗公狗
  老家雀子麻雀
  老鸹乌鸦
  长虫蛇
  曲曲蟮蚯蚓
  草鸡母鸡
  殿窝猪或狗最后生下的一个
  落窝鸡不生蛋光卧窝的母鸡
  搬藏儿田鼠
  黄鼬黄鼠狼
  可楼半大猪
  奶光小猪
  光棍扛锄布谷鸟
  牵牵木啄木鸟
  呱呱悠猫头鹰
  老牛妈儿蜗牛
  刀螂螳螂
  乞蚤跳蚤
  土车儿蟋蟀
  担杖蝗虫的一种,细长
  知了蝉
  蛤蟆青蛙
  疥蛤蟆蟾蜍
  马鳖水蛭
  海拉掰儿蚌
  蛤蟆虼豆蝌蚪
  蝎虎子壁虎
  地出溜儿蜥蜴
  夜白虎儿蝙蝠
  蚂螂蜻蜒
  蚰子蝈蝈
  密虫蚜虫
  簸箕虫土园
  麻野雀喜鹊
  圪灵(扫毛儿)松鼠
  山头墙房子两头的墙
  界山墙两间房中间的墙
  屋里门屋门
  门插关门闩
  门限儿门坎
  头夫棚牲口占的屋子
  锅头锅灶
  杌子凳子
  鬼剃头脱发
  脑瓜脑袋
  门楼头突出的前额
  独眼铳一只眼的人
  眼扎毛睫毛
  枯出纹皱纹
  芝麻糊眼屎
  喝拉拉口水
  恬着脸厚着脸皮
  耳碎耳屎
  响耳朵底子中耳炎
  牛牛乳房
  不挤盖膝盖
  皴皮肤上的泥垢
  记痣
  肝花肝脏
  头子脑袋
  夜脸盖儿额头
  模样长相
  窝囊蛋办事能力差的人
  糊涂蛋不明事理的人
  松包软弱无能的人
  土包子没见过世面的人
  面上的人有威望说话算数的人
  老抠吝啬人
  行好烧香拜神
  砸明火明抢财物
  孬蛋一肚子坏主意的人
  滑头油滑不老实的人
  溜舔溜须拍马
  总理过红白事总管事的人
  火烧腚好动,急躁、稳不住
  缺一铁锨炭心眼不够使唤
  二百五莽撞的人
  二五眼看不透事,不机敏
  拧性倔强
  拍子麦莛或秫秸蔑编的锅盖
  老海碗大粗瓷碗
  盔子比盆深的瓷容器
  筲木制水桶
  双箅把秫秸莛横竖串在一起,或方或圆放食品用具
  戗锅铲儿铁饭铲子
  吃的食物
  后望饭晚饭
  吃零嘴儿吃零食
  喝湖涂喝面粥
  馍馍、卷子馒头
  西果子糕点
  渣头酵面
  免腰裤子腰宽裆大煞腰时折迭一下再煞
  布衫褂子
  开裆裤露屁股的裤子
  盖的被子
  铺的褥子
  枕头布枕巾
  夹袜子双层布的袜子
  鞋溜子穿紧鞋用的工具
  褙子面糊把碎布一层层粘在一起做鞋底用
  胡曰曰胡说
  瞎罗罗胡说
  胡诌没根据的说
  瞎咯囔乱说胡说
  胡弄欺骗
  提溜起来提起来
  约约用秤称称
  挑挑把好的捡出来
  撒手松手
  七嘴儿打瞌睡
  背了完结,做完了
  瞎逮瞎吃
  咕哕不张嘴地嚼
  趿拉着穿鞋不提后帮
  兜腚裤裆小的裤
  眯瞪目困
  呼噜鼾声
  哈歇打哈欠
  挤鼓眼眨眼传递心思
  支楞耳朵集中精力听
  不待听不愿听、不相信
  屁滋滋高兴的样子
  歪扭不稳、摔倒
  提溜掂着
  不来头摇头
  扎猛子潜水
  掰卡分析、说理
  摆治修理或捉弄人
  使扭扭使性子
  骨低蹲下
  嗍溜吮吸
  拾掇收拾
  不得劲儿不舒服
  难受哩有病了
  跑茅子拉肚子
  憋哩慌胸闷、呼吸困难
  干哕呕吐
  气蛋疝气
  发疟子疟疾
  点环儿种牛痘
  炸腮腮线炎
  发暗风癫痫
  杠脸孕妇面部长斑
  点脚走路略拐
  二妮子两性人
  号脉摸脉
  保媒说媒
  传贴儿订亲
  过事儿结婚
  陪送嫁妆
  老了人了死人了
  缨子摔儿招魂幡
  坐席参加宴会
  活纥瘩好解的扣儿
  死纥瘩难解的扣儿
  经地耕地
  攒粪积肥
  车轱辘儿车轮子
  碌碡石磙子
  取灯儿火柴
  物件儿东西
  当不间儿中间
  啥地当儿什么地方
  硌场轧场
  围堆没扬糠的粮堆
  掐谷子把谷穗从秆上切下来
  喂头伕喂牲口
  藏老闷儿捉迷藏
  划眉猜拳、行酒令
  武拾号武术
  二起两响鞭炮
  籀布袋猴耍木偶
  把式有技术的人
  冒估大约估计
  包圆好孬货全要了
  赁房租房
  三勾里一勾三分之一
  打圆盘从中说和
  打比方比喻
  格气互相斗气
  打饥荒借债
  一满总共
  一拃大拇指中指张开的长度
  一纥节儿一段儿、一截儿
  一溜儿一长条
  一拉溜儿一行
  汉们男人
  娘们生了儿女的妇人
  小妮子小闺女
  光棍单身男人
  抽抽抽屉
  戳子手章
  糨子浆糊
  听说小孩用语,听话
  淘人不听话
  费张贪玩、爱动
  专意故意
  不拉拧拧儿一点点
  改么儿下次,下回
  不几乎没想到,没留心
  圪星零星雨
  毛毛雨小细雨
  毛票人民币
  干拣儿干工作
  喝郎眼儿嗓子眼儿
  胡采胡子
  肚母脐肚脐
  呵拉拉流口水
  呵浪蛋不务正业的人
  抠掐摆弄
  颠对调整,协商
  颠换调换
  打冷硌碜打冷战
  仰摆脚儿仰八叉
  糊弄哄骗
  撸把儿贿赂
  得儿搂小孩刁难人
  忸忸儿使小性儿
  操先打架
  扎煞手儿张开手儿
  撒圪节撒娇
  架墩底训斥
  紧掐不富裕
  弯溜圪棒曲曲弯弯
  焦毛掬敛性急沉不住气
  吭哧憋堵不爽快慢吞吞
  蔫嘟植物不水灵、下垂
  利煞利索,干练
  框外过分
  心焦麻痒心焦烦躁
  武招鲁莽
  泼摔经摔打不娇气
  刷挂漂亮利洒
  肿无能,不巧
  嘎操蛋、顽劣
  鬼古心眼多、难斗
  光碾光溜顺当
  把吊调皮捣蛋
  麻恰不择食、好养活
  鲜廉厚脸皮、不听话
  牢棒结实安全
  可钉可铆正好
  咤巴出风头、咤呼
  大模糊儿大概
  没耳性没记性
  圪影腻歪
  冬凌冰
  黑喽傍晚
  圪当儿高粱穗下的那一截儿
  花捏儿花蕾
  丝綦食品馊了
  饿腥喜欢吃肉
  门限儿门槛儿
  圪登台儿台阶
  胰子肥皂
  搁条儿晒衣绳或铁丝
  巩住了凝固了
  圪挤眼眨眼
  搬腾不按顿吃干粮
  盘缠路费
  信皮儿信封儿
  信瓤儿信封内的纸
  几毛衣织毛衣
  缭衣裳缝衣裳
  推头理发
  撒呓症梦游、不清醒
  数念批评责怪
  待见喜爱
  眼气羡慕忌妒
  结记牵挂惦念
  掂对安排、调换
  把脚托起小孩双脚使之拉屎撒尿
  撺忙帮忙
  肉头慢性子、迟缓
  沾行、可以
  使哩慌劳累
  下作贪心、馋嘴
  瓷实结实、硬
  敢兴也许
  狼烟飞尘
  落挂生花生
  庄伙房屋
  赶圈猪交配
  发圈母猪发情
  漫栏牛发情
  行羔羊交配
  注:本章第一、二、三节均为中国社
  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孟蓬生同志撰稿。
  附:调研报告农民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变化
  一、生活方式的变化
  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农民,穿衣裳都是自己种棉花,自己纺线织布,自己做粗布衣裳,为了变变色,换换花样,就种一种叫紫花的棉花,用这种棉花纺织出的布为天然的土黄色,不掉色。男子多穿紫花布单裤,白布衫,冬天的棉衣就让染坊给染点老蓝布、老黑布(青色)做棉衣。女人们就织点蓝格格、红格格,多种颜色和多种方格形式的土布做衣服,上了岁数就更不讲究了,只要衣能遮体,冬能御寒就可以了。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机器纺织的细布逐渐占领了市场,它细腻、便宜,减少了纺织的繁杂工序和没日没夜的沉重劳作,很快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先是年轻人穿,后是中年人穿,后来连老年人也不再穿粗布衣裳了。老百姓叫那布为“洋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穿衣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的洋布不行了,就流行穿哔叽、华达呢、斜纹、条绒,布的质量越高衣服花色品种也越多,自己做的衣裳不时兴了,就让缝纫铺给做。又过了十几年,缝纫铺做的衣服也赶不上形势了,就又流行买成衣,低档的衣服没人要了,又向中高档发展。从款式、花色、质量等方面越来越讲究。这样,市场上粗布的买卖退出了历史舞台,机织布的购买量也逐年下降。1997-2000年,农民衣着支出人均由58.87元下降到58.73元,但购买成衣比重上升了,由1997年的31.9%上升为2002年的80.2%。
  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都是养种旱地,靠天吃饭的地就只能种耐旱的庄稼,以谷子、高粱为主,但靠天收的地产量极低,再加上旱涝灾害,农民的日子就过得很苦,谷子面、高粱面也要大量掺糠,过的是糠菜半年粮的日子,要求也极低,糠糠菜菜只要能混个肚圆,就觉着很不错了。营养和副食根本就谈不上。后来实行了合作化,依靠集体的力量打井,大力发展水利,引进先进农机具和科学种田。粮食产量增加,农民告别了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虽吃一些红薯,但农民的粮食可吃饱肚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民真正过上了仓满囤实的富裕日子,吃窝窝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白面馒头成了农民的主食。这一历史性的变化,使农民有了更高的追求。光吃饱不行了,还要吃好。过去农民有咸菜辣椒就行了,现在炒菜除了白菜、萝卜外,还要青椒、豆角、西红柿、黄瓜。三天二头还要吃上点肉,还要经常有鸡蛋吃,光吃白面太单调了,还要吃点大米,光好吃不行了,还讲究起了营养。从市场消费上也可明显看出农民食物消费方面的变化。
  1997—2002年,人均食品支出由1000.19元减少到831.6元,下降17.9%,主食消费支出由361.41元下降到277.1元,占食品支出比重由50%下降到38.6%,副食和其他食品消费支出由319.5增加到343.04元,其中蔬菜及制品增长17.6%,油脂类食物增长22%,肉类增长3.7%,奶及奶制品增长45%,家禽增长1.3倍,蛋类增长1.1倍,水果类增长32.9%。
  从中不难发现农民的食品消费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的转变是很明显的。
  住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农村住宿多是土坯房,房顶也是土房顶。土坯房都是黄土掺麦秸抹墙,下雨时往往把墙淋得坑坑洼洼,泥皮一片一片的掉,勤快人家每年雨季过后都要重新抹墙,年年抹是很麻烦的事,手懒点的人就几年抹一次或干脆不抹,泥皮掉光后就淋土坯,土坯也被淋得一截一截的掉,有的屋里做饭,外边冒烟,很是狼狈。土房顶也很容易漏水,遇上雨水大的年头,连下阴雨的日子,那是外边大下,里边小下,外边睛了屋里还下。炕上、地下、桌子上到处都是接雨水的盆盆罐罐,这里滴答,那里叮当,整夜整夜不能入睡。这家塌房了,那家倒墙了,下连阴雨的日子就是农民们胆战心惊提心吊胆的日子。到了20世纪50年代,用沙子、石灰、炉渣灰打房顶的多了起来,这石板房顶只要不裂不坏一般下雨就不漏了,墙也开始有了表砖墙,表砖墙就是把砖贴到土坯墙外边。老百姓的说法叫穿个蓝布衫。那时候用的砖都是手工脱砖坯,土法浇窑烧出的蓝色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偶尔有几户蓝登登的砖房,那多是地主富农家庭。
  为了省砖或为了结实,这表砖墙也有多种砌法,有小抽屉式,有一表一卧式,有一马三箭式等等。到了20世纪60年代,县里机制砖窑发展扩大起来,用转盘窑烧出的是红砖。于是红砖房代替了蓝砖房,红砖就是为盖卧砖房用的,它表面凹凸不平,侧面都光滑平整。到了20世纪80年代,农村也兴开了卧砖房,墙现代化了,房顶用的梁檩椽子也很快换成了洋灰梁檀和水泥板,不久又兴了空心板。窗户也由小变大,由对开玻璃窗变成了多开多扇窗户。石灰、炉渣、沙子打房顶也很快变成了浇筑房顶。屋里的设施也有了较大变化。首先跨度大了,由原来的一丈二三变成了七米八米等等的宽跨度房,屋里也安上了水管,也有了卫生间,洗澡间,外边开始贴瓷砖,屋地由砖漫浇筑,又很快发展成了铺地板砖。尤其到了二十世纪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眼光的提高,文化档次的提高,对房屋的要求简直可称得上是日新月异,你从下边调查的一系列数字上也可看出变化的快速。
  2002年农民人均用于居住消费支出190.16元,比1997年增长14.5%;人均住房面积1997年为27.5平方米,2002年为31.02平方米,其中砖木及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由人均4.48平方米提高到36.76平方米,占人均住房面积的50.8%。
  更可喜的是二层楼式的农家庭院住房也不是绝无仅有了,其屋内装修和卫生设施也已日趋城市化,城乡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行路工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农民出门都是步行,卖菜、卖桃、卖柿子、梨都是肩挑人扛,赶集赶庙会都是走着去。偶尔有辆自行车那也真是凤毛麟角,走个亲戚,赶辆铁轮大车套头牛都觉分外神气。只有地富人家才能坐上大骡子大马拉的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行车逐渐多了起来,它成了走远路驮重载的主要工具,伴随而来的有排子车、胶轮大车,这都是较轻便,较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到了20世纪末,乡乡通公路,有了水泥公路,农村也就有了摩托车。随着开放市场,搞活经济政策的执行,汽车也进入了农村,有矿产靠公路的山区,有汽车还稍早一些,尤其山区跑运输的汽车和拉客的客运汽车,已有几年的历史了。
  到了21世纪初,平原上有了跑运输拉客的出租汽车。客运汽车也迅猛增加。摩托车、高档次的自行车成了普遍的交通工具。
  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消费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电话、电脑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2002年末,内丘县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电风扇183台、洗衣机57台、电冰箱14台、摩托车88台、彩电88台,分别比1997年增长50%、3.5倍、1.2倍、7倍和6.2倍。
  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随着到外边经商人员的增多,随着越来越多的农家子弟走出家门,升入大专院校,农民购买通讯工具及邮电方面的支出迅猛增长,安电话的农户已占到农户总数的30%。
  二、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更趋合理,由原来的混饱肚子,冻不坏身子为最低标准的消费,逐渐转向了营养要丰富,搭配要合理的需求。衣服也由仅能御寒转向了保暖、轻便、美观、时髦等等的高档需求,在家庭设备用品上不光要求结实、实用,还要求美观大方。这种变化使消费结构更趋于优化。吃、穿、住基本生存型消费所占份额由1997年的71%下降到2000年的70.31%,享受及发展型消费所占份额由1997年的23%提高到2000年的27%。
  文教娱乐投资增长较快,这是时代变化的一大特点。过去,在农民眼里,供孩子读几年小学,识个人名,会算个小账,能卖个瓜果蔬菜就满意了。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水平的提高,对科技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农村日趋机械化、电器化、现代化,使农民认识到越往后没文化的人越没法混。现在招工、当兵、找工作,对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是不是大学生,成了衡量有文化没文化的唯一标准。现实让农民意识到,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必须越来越迫切,现在农民衡量穷富有了一个新的标准:有没有大学生和有多少大学生!
  2002年,农民用于文化教育用品及服务支出人均94.88元、比1997年增长21.37%。
  三、闲暇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农民的交往就仅限于亲戚之间的来往。也仅仅是十里八乡村与村之间的来往,目的也很单纯,无非是过年过节的礼尚来往。另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办红白大事,儿女结婚出嫁,殡埋老人,这都是农村的大事,只要有亲戚关系的都要前往。到了20世纪,经济搞活市场开放,农民外出打工的多了,外出上学的多了,经商的多了,在外结识的人也多了,交往的范围也扩大了。同时交往的目的也就复杂了,方式也就多了,接触学习的新方式也就多了。这就使农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改变了保守的小农经济的思想。农民的思想水平、生活方式、交往礼节都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
  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农民对知识对文化对娱乐对健身等问题就有了更进一步的需求。
  有了钱的农民就有了看景的欲望,去名山大川、风景名胜区旅游的就多了起来。文化娱乐上也有了新的需求。有的村组织了秧歌队,每每到了农闲或晚上就敲锣打鼓娱乐一番,村与村之间还有交流表演的,年轻人组织乒乓球、篮球比赛更是红火热闹。
  农民对知识的渴求也很迫切,电视家家有,有订报纸的、有买农技书籍的。好多知识农民看了农技书,还把新技术运用到具体耕作管理上,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年轻的农民朋友感叹:新的农业科技就是行,你不服不行。农民对农作物新品种以及新管理技术的接受消化应用都极快。
  农民的生活如今丰富多彩,与几十年前农民生活的单调、困苦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河北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内丘县志编辑部
  内丘县农经委
  撰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