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住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632
颗粒名称:
住房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5
页码:
1126-1130
摘要:
本文介绍了内丘县的生活习俗,内容涉及了历代住房的记事。
关键词:
内丘县
生活习俗
住房
内容
明清时期,平原百姓多住草房,即以柴草苫顶的尖顶房。山区百姓则多住窑洞。清末和民国初年,平原百姓多住土坯房。正房三间或五间,中间开屋门,灶、炕盘在两头。灶砌在炕沿下,为连炕灶。烟囱穿炕而过,冬季做饭带烧炕。有东西厢房者,北屋的两头就成了黑洞一般的里间屋,盛粮食衣物。
1949年前山区多用河光石、烂砂石砌墙,平面朝外,凹凸面朝里,墙厚,房矬屋小,是很粗糙简陋的石头房。习惯两三家住一院,十分拥挤。20世纪50年代以后,农村开始建表砖房,多是蓝砖。外砖内坯。有一表一卧式、一马三箭式、小抽屉式三种。用石灰、炉渣,砸沙石板房顶的是少数,多数是土房顶,下连阴雨时是外边大下,屋里小下,外边晴了,屋里还下。房子结构是木头梁、檩、椽、柱。椽子上铺苇箔,再上土。到了20世纪60年代土房顶渐渐少了。
20世纪80年代后兴了卧砖房,外边抹围子,里边沙石灰打屋地,房顶多是用沙子、炉渣灰、石灰打成,但梁檩椽还是以木头为主。墙开始用白灰亮墙,窗户从四四十六孔的棂子窗户带躺窗的旧式演变成了带窗扇能开阖的玻璃窗。20世纪90年代,卧砖房越变越高大,多成了水泥钢筋制成的顺间檩,不要梁了,檩上摆椽子铺箔。窗户由两扇对开变成了三扇三开四开。由一米宽变成了两米见方,成了双层窗。除了玻璃扇还带纱窗扇。这种顺间檩房刚流行开,就又被水泥钢筋空心板取而代之了,正房突破了传统的丈三丈五梁的长度,成了八米九米了。屋里建成了双层屋,空心板上边是洋灰浇筑顶或干脆不用空心板,直接编钢筋网,搞浇筑顶。水刷石墙昙花一现又变成了瓷砖墙,窗户也变成了双层玻璃带纱窗,屋地也变成了地板砖砌地。双层屋内有了卫生间、会客室、卧室,多数还安了暖气。农村住房城市化的步子迈得极快。门楼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中华人民共国成立前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农家多是一间大个小门楼,由黑色的两扇木板门组成。有猪拱嘴门楼,燕窝门楼。有少数的富户、官宦户为了能把铁轮大车赶进院子才建大门楼。20世纪80年代以后,盖大门楼的越来越多,门脸上越来越讲究,瓷砖狮子、瓷砖画,瓷砖大字“幸福之家”、“紫气东来”等等。普通农民也要往院子里开拖拉机、开汽车、开三轮机动车。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