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体育设施和经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56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体育设施和经费
分类号: G818
页数: 2
页码: 1105-110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清以前,只有私人的武术场和官府的练兵场。民国时期,县政府院内开辟小场,供国民党县中队训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体育工作由县政府教育科统管。1959年底建立内丘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后改名为内丘县教育文化体育局,内设体育管理科,具体管理体育工作。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有计划地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内丘中学迁到城西内白公路南侧后,建了400米田径场和3个标准篮球场,配备有单杠、双杠、木马等。1987年县又投资近万元改造原内丘中学礼堂为训练房。体育设施达到全国体育先进县标准。1961年至1972年由文教经费中支出。1973年经费单列为1万元。1974—1980年由地区体委拨款,每年6000元。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县财政专项拨款并吸收单位和个人资助。
关键词: 内丘县 体育设施

内容

清以前,只有私人的武术场和官府的练兵场。民国时期,县政府院内开辟小场,供国民党县中队训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体育工作由县政府教育科统管。1959年底建立内丘县体育运动委员会。1961年体育委员会撤销,体育工作由县文教局统管。1973年再设内丘县体育运动委员会。1994年体委撤销,并入县文化教育委员会。后改名为内丘县教育文化体育局,内设体育管理科,具体管理体育工作。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有计划地加快体育设施建设。1951年在县城北关建起内丘中学体育场,占地10亩。1952年又在县城东南建11亩大体育场。内丘中学迁到城西内白公路南侧后,建了400米田径场和3个标准篮球场,配备有单杠、双杠、木马等。孟村中学、金店中学分别于1971年和1978年建了200米跑道和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一般学校也都有了相应的设施。1985年内丘县委、县政府建立了内丘体育活动中心和体委综合活动楼。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工程造价5万余元。1986年又建成了能容纳1500人观看的灯光篮球场,有南北两排看台,东西长50米,看台下建运动员宿舍24间。1987年县又投资近万元改造原内丘中学礼堂为训练房。1988年又投资12万元建21×50米标准游泳池一座,实现了国家体委规定的县级建二场一房一池的要求。体育设施达到全国体育先进县标准。各厂矿企事业单位和部分县直机关也纷纷建起了篮球场、乒乓球台。象棋围棋更是处处皆有。清朝以前无专项体育经费,民国时虽有过少量支出,但无单列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体育经费才由县财政拨出。1949—1958年体育经费由县文教事业费中开列。1959年为1万元。1961年至1972年由文教经费中支出。1973年经费单列为1万元。1974—1980年由地区体委拨款,每年6000元。1981-1983年县财政每年拨6000元,1984年拨1万元。1989—1993年平均每年5000元。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县财政专项拨款并吸收单位和个人资助。1994年至2000年底,活动经费由县教育文化体育局从事业费中列支。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