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529
颗粒名称: 中医队伍
分类号: R2
页数: 2
页码: 1092-1093
摘要: 中医在内丘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最早的中医当从医祖扁鹊开始。他治好赵简子的病后,在蓬山获赐地四万亩,传医带徒行医数十载,对后世中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内丘历朝历代都不乏名医大家。
关键词: 内丘县 中医 中医队伍

内容

中医在内丘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最早的中医当从医祖扁鹊开始。他治好赵简子的病后,在蓬山获赐地四万亩,传医带徒行医数十载,对后世中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内丘历朝历代都不乏名医大家。
  元代颜天翼医德医术俱佳,治病不分贵贱一律以诚待之,他和子孙的最大贡献在于倾毕生精力修建了扁鹊庙,为后世学习、继承扁鹊医德医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清代韩枢经过刻苦钻研,对小儿肝炎、痘疹等症尤为精通。
  清末民初名医刘允生对针灸有独到的研究,著有“针灸药全图”,影响深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李书魁、郝三星等中医医生,依靠自己在中医学上的专长治病救人,为内丘广大群众的求医治病大开了方便之门。
  内丘民间流传的治病秘方也多种多样。新城村有治歪嘴病的祖传秘方。南北光村有治疗烧伤烫伤的祖传秘方。小石河村治小儿闹嘴(溃疡)、南关村治结巴等等。内丘的中医多是个体游医,走村串乡摇铃治病卖药。祖传家医发展极慢。1949年前,从医人员约有十多人。也有在县城和大集镇开设小型医药店、堂、铺、社,并带一两个徒弟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对民间医生进行考核、培训,提倡办联合诊所,提倡办合作医疗站,开始集中培训乡村医生,逐渐形成了中医队伍。1965年,县政府指令卫生部门招收第一期中医学徒班,培养中医学员35人。1975年,政府采取中医带徒办法培养青年中医24名,2000年,全县中医已形成颇具规模、技术全面的中医队伍,全县有副主任中医师3名,中医主治医师17名,主治中药师2名,中医师86名,中药师23名。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