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522
颗粒名称: 传染病防治
分类号: R183.9
页数: 1
页码: 10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的传染病防治记事。
关键词: 内丘县 卫生防疫 传染病防治

内容

1930-1970年间,内丘县发生和流行的传染病主要有:麻疹、天花、伤寒、脊髓灰质炎、流脑、乙脑、流感、痢疾、疟疾、白喉、百日咳、霍乱、黑热病、鼠疫、猩红热、肝炎、肺结核等。其中麻疹、白喉、流脑、流感、伤寒、猩红热、肝炎、肺结核发病面积较大。1956年,对全县1.2万多名麻疹易感人员进行预防投药,治愈麻疹患者55名,接种百日咳疫苗200人。1962年到1963年,对分布在38个生产队的114名疟疾患者进行根治投药。1967年春季发生流行性脑膜炎,在天津市医疗队协助下,很快控制了疾病的蔓延。霍乱从1950—2000年无疫情发生。麻疹1987年后无疫情发生。脊髓灰质炎自1964年有发生记录以来即加紧防治,1992年始按国家规定的1月5—6日、12月5—6日一年两次对0-4岁儿童口服疫苗强化免疫,到2000年末服疫苗儿童累计171131人次,服疫苗率99.8%以上。1986年后内丘县再未发生脊髓灰质炎病例。1990年对343户,1447人进行了结核病调查,结果表明发病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系数以下。1993年4月,防痨工作开始启动,年底,各种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无发现明显疫情。每年春秋两季普遍施种牛痘各1次,以防天花。1963年洪水过后,对全县80547人进行了牛痘接种。1974年天花绝迹。1975—2000年,内丘县累计接受疫苗防治395015人次,防治费用达125万元。2000年末县内尚有流脑、乙脑、流感、肝炎、肺结核等流行病发生,但未形成大面积流行。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