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519
颗粒名称: 爱国卫生
分类号: R126.4
页数: 1
页码: 10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3年,全国上下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自此爱国卫生运动年年进行。1958年夏季,内邱县组织全县群众统一行动,大搞“除四害、讲卫生”,改善了群体人身和生存环境卫生,减少了疾病。1964年,出动6.5万人次,动用车辆3400辆次,整修街道398条,填平污水坑235个,清理垃圾1.5万车,改建厕所2500处。1973年,开展以两管、五改为中心的卫生基本建设。部分大队消除了连茅(厕所)猪圈。1990年制定县直局级单位卫生百分制考核标准,并实行爱国卫生在文明单位评比中一票否决权制度。县城卫生被省检查团评为全省第一名,并获“省级卫生城”称号。1992年、1995年分别被评为省级卫生城、省级爱国卫生先进县。
关键词: 内丘县 公共卫生 爱国卫生

内容

1953年,全国上下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自此爱国卫生运动年年进行。1958年夏季,内邱县组织全县群众统一行动,大搞“除四害(臭虫、苍蝇、老鼠、麻雀)、讲卫生(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改善了群体人身和生存环境卫生,减少了疾病。1964年,出动6.5万人次,动用车辆3400辆次,整修街道398条,填平污水坑235个,清理垃圾1.5万车,改建厕所2500处。1973年,开展以两管(管水、粪)、五改(改猪圈、厕所、水井、环境、炉灶)为中心的卫生基本建设。部分大队消除了连茅(厕所)猪圈。20世纪80年代始,各机关、厂矿、学校、商店及所有临街门户,实行卫生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制度。1990年制定县直局级单位卫生百分制考核标准,并实行爱国卫生在文明单位评比中一票否决权制度。县城卫生被省检查团评为全省第一名,并获“省级卫生城”称号。1992年、1995年分别被评为省级卫生城、省级爱国卫生先进县。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