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429
颗粒名称: 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
分类号: K877.42
页数: 2
页码: 1013-10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
关键词: 内丘县 碑文 考古

内容

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臣王鹗奉勅撰藏春居士刘秉忠书丹前中书省都事刘郁篆额
  臣闻医之有益于世尚,自神农尝百草以救民疾苦,由是本草之学兴焉;轩辕氏与天师歧伯问答至道,而后《内经》、《素问》出焉,唐虞三代靡不由之。故为人臣、为人子者,皆通医术,一有差错,为不忠不孝。下至列国以医名世者浸多。盖奇杰之士遇时不平,主圣则坐于庙朝为卿相,以福天下;其或生也不偶,材无所施,往往隐于医流,蠲疴起废,拯羸劣,护安全,跻之寿考之域。显晦虽殊,原其用心之仁则一也。考之信史矣。鹊山王是也。王姓秦氏,讳越人,渤海鄚人也,少为舍长。一日,舍长桑君,君知其非常传诸禁方,使勿泄,既而取怀中药,饮以上池之水。自是以诊脉为名,而内见病者五脏症结,湔肠涤秽,其效如神,乃游走四方,随俗为变。在咸阳为小儿医;过邯郸为带下医;雒阳为耳目痹医;过齐知桓侯必死,去不治;过虢,太子死,谓尸蹶,能复生之;赵,自称扁鹊,适简子病,五日不知人,告以秦穆公事,简子病愈,即中丘之蓬山赐地四万亩,时往来居之。后同虢太子游,采药于是山,因易名蓬鹊。王薨,数灵应,或入宵寐,或降药饵,皆能愈人奇疾。
  汉唐以来,像而祀之者,旧矣,五季之乱,数经残圮。周显德中,安国军节度使陈恩让为重修之。是时碑刻,已有称王,未知封自何代。宋嘉佑初,仁宗不豫,遣使诣庙求医,使未至而疾瘳,始降玺书赐号神应。神宗熙宁二年,有李光禄者知邢州,数岁不登,待之即应,命以岁时医流民庶所献不归公帑,专以奉神;委内丘令张仲孙、龙岗令杨守道,董其役,曾不日旬,厥功告毕。重檐密庑,巍然可观。金明昌元年,内丘令赵实亦尝修之,而皆非朝命。一经劫火,焚荡无余。
  国朝龙兴,百废俱举。岁癸未,节度副使苏仲毅然昌率重葺旧基,以官事牵制,殿未瓦而土。四方祈祷者,但为位以祭。今上,皇帝之在潜也,知州民久困,自职绥抚,以庙在境内,尝遣使致祭祠所,使还乘间言其废状。时上默有崇起之意,及故提点太医院,颜公天翼乞致士,遂令主其庙而修焉。凡岁收香火之资,丰以修庙,余令赡其家。天翼,良医也,征赴厥庭二十余载,诊治调护宣力为多。既受命鸠材募工,从事匪懈。无何,志愿未遂,而遽尔云亡。夫人张氏,子伯禄。继志述事,克成厥终。次子伯祥承奉御侧,奏乞勒贞石诒后世,制可,以付臣鄂。臣昔兄事天翼,义均同气,谥膺宠委,谨录遗事,拜乎稽首,而为之铭。铭曰:蓬山苍苍,襄水洋洋,彼有人焉非常,俨立祠于其旁。劂出禁方,得之长桑,涤垢湔肠,病常愈于膏肓。邦人不忘,祀事孔彰,披衣而裳,垂旒而王。庙经兵荒,废为荆榛瓦砾之场,崇起有时,待我圣皇。厥初颜君,宠命是将,志愿未毕,遽尔云亡。继之有人,乃配阿张,二子皆贤,伯禄伯祥。落成之日,归功庙堂,勒为丰碑,令闻载扬。王其有灵,降福穰穰,风雨和时,年迄用康。跻斯民于仁寿之域,而衍圣祚于无疆。至元五年岁次戊辰二月十五日
  嘉议大夫上都留守悬带虎符兼开平府总管府立石尧山魏琰刊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