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音乐、舞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415
颗粒名称:
音乐、舞蹈
分类号:
J042
页数:
2
页码:
1002-10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的艺术创作音乐、舞蹈。
关键词:
内丘县
艺术创作
音乐
舞蹈
内容
汉唐时,道教音乐在扁鹊庙祭祀时开始出现。从道士念经、拜神到庙会上香、庆典都有乐队演奏。主要曲牌有《万年花》、《腊梅花》、《小红雨》、《黄莺》等。清末,神头村高永福在扁鹊庙当道士,学习吹笙,艺绝一方。抗日战争爆发后,扁鹊庙院道教音乐消失。
民国时期,民间吹歌运用一些小曲小调在婚、丧、嫁、娶、传统节日时进行吹奏表演,一直延续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城内不断举办音乐创作班,创作了一些歌曲和为戏剧设计唱腔。1992年,歌曲《钻天杨》获全国广播电台文艺广播一等奖;戏剧《郑板桥抬轿》唱腔设计获河北省第二届戏剧艺术节音乐三等奖。
民间舞蹈在农村流行十分广泛,有20多种。20世纪80年代,县内文艺工作者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加工、改造,使之完美,并且结合新的生活,赋予新意,创作了一批新的舞蹈节目。主要有扇鼓舞、锯大缸、村姑乐、招子鼓等。其中《招子鼓》参加全国民间舞蹈比赛获二等奖。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