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地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319
颗粒名称: 社会地位
分类号: G451
页数: 2
页码: 953-9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内丘历史上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书先生在广大农村受到普遍尊敬,“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成为求学者的伦理;但也有歧视教师的现象,县域内曾流传着俗语:“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1979年,内丘县召开新长征群英大会,12名教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后又有不少教师被评为国家及省市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县历届选举中都有教师被选为中共内丘县党代表、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政协委员。1985年9月10日第一个教师节期间,县委、县政府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的教育工作者平反昭雪。在每年的教师节期间,县里都要采取各种形式庆祝教师节,并召开表彰会,对在教育事业上做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
关键词: 内丘县 教师待遇 社会地位

内容

在内丘历史上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书先生在广大农村受到普遍尊敬,“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成为求学者的伦理;但也有歧视教师的现象,县域内曾流传着俗语:“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尤其注意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在教师队伍中提拔领导干部,评选优秀教师,表彰他们的模范事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把教育提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重要战略地位,教师的社会地位极大提高。1979年,内丘县召开新长征群英大会,12名教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之后,每年度均有一批教师受到县以上奖励。1984年至1987年,有61名教师荣获河北省“园丁奖”。后又有不少教师被评为国家及省市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县历届选举中都有教师被选为中共内丘县党代表、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政协委员。
  1984—2000年,全县有547名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9月10日第一个教师节期间,县委、县政府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的教育工作者平反昭雪。
  1982年,县为中教3级以上、小教3级以上的教师15户办理了“农转非”手续,48名教师家属转为商品粮户口,安排教师家属、子女就业96人,解决夫妇两地分居十余对。盖教职工宿舍400余间。在每年的教师节期间,县里都要采取各种形式庆祝教师节,并召开表彰会,对在教育事业上做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每年春节、元旦期间,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成员,深入到学校、校区对教师进行慰问,逐渐形成了全县尊师重教的新风尚。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