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专业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29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专业教育
分类号: G71
页数: 4
页码: 946-949
摘要: 本章记述了内丘县专业的教育,概括了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等。
关键词: 内丘县 教育 专业教育

内容

第一节 师范教育
  师范学校
  辛亥革命前,内丘县无专门培养师资专业学校。
  辛亥革命以后,立学风气日盛。县署教育科为解决师资窘迫问题,于民国18年(1929),在县城西街创立“师范讲习所”(亦称师范传习所),招收高小毕业生1个班,学生40名,学制一年半。
  民国19年(1930),校址迁到县城北街文庙内。民国20年(1931)更名为内丘县乡村师范学校,学制改为3年。1932年又更名为内丘县简易师范学校。共办5期,历时8年,1937年日本侵略军侵占内丘县城后停办。
  内丘解放后,县政府于1947年在县城高小中设一附属师范班。1949年和邢台县联合创办邢台内丘联合师范,校址在邢台火车站西边,有3个教学班,学生135人,教职工14人。
  1949年9月内丘县临时办有一个速成师范班,仅开办三个月,学员毕业后即分配工作。
  1950年,内丘县建立初级师范学校。
  校址在县城北街文庙,后迁到城隍庙内。开始只招1个班,学制3年。1954年,发展到3个教学班,150名学生。1955年,合并到内丘中学。
  1959年合大县时,在大良村西(原钢厂内)重建内丘县师范学校(中等师范)。8个教学班、学生410人、教职工36人。1961年,因国家暂时经济困难停办。
  1983年,为落实河北省政府“每县要办一所师范学校”的指示,8月份建立师范学校1所,学制2年。1984年与教师进修学校合并,校址在县城学道街东端(原北街小学处),只招收在册的小学民办教师。1994年合并到内丘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教师进修学校
  创办于1977年,校址原在县城西北1千米处,后迁到县城学道街东端路北,同师范学校合并。初建时,主要是对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有教职工10人。1984年,开始招收中师函授班,对象是学历没有达标的小学教师,学制4年。毕业后发中师毕业证书。1994年8月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合并。1998年10月恢复独立设置,搬迁到桥东区办学。开始招收“小教大专”、“双学历”、“专升本”学员。2000年底,共招收630名学员。学校教职员工计有14人。
  第二节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概况
  内丘县最早的职业学校是明德职业中学,创建于民国24年(1935),后因战乱而停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县有关部门经常举办农业、林果、畜牧、机械等培训班。尔后,内丘县相继建立了城关农业中学、金店农业学校、县卫生学校、县农业技术中学、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等职业学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重点职业学校简介
  明德职业中学 创建于民国24年(1935)。是本县十方村宁献廷(时任陕西省财政厅厅长)在孙慰如、邵力子、杨虎城等亲朋好友协助下筹资10万元创办的。时呈报河北省教育厅备案,是当时冀南唯一的一所民办职业中学。校牌由杨虎城将军书写。校舍仿照邢台市第四师范学校式样建筑。座落在十方村100余亩东沙丘上。建筑面积为2400平方米,有教室4个及宿舍、办公室、图书室、试验室、体育场。图书2万余册;小型织染设备一套和实习工厂一座。学校设职业班和小学班,除开设“数、理、化”等基础课外,主要学习织染课。学生从邢台、内丘、临城、尧山等县招录。学校设董事会,刘光沛任董事长,张周任校长,教师19人。1937年,日本侵略军侵占内丘后停办。
  城关农业中学创建于1958年,校址在县城东北角的蔡家沟村边。有教学班2个,学生100人,教师5人。主要学习农业机械技术。每周除设4节农机课和两节军事课外,还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等基础课。学生除学习拖拉机驾驶技术,还学习汽车、坦克驾驶技术。1958年毕业1个班。1959年停办。
  金店农业学校 创建于1964年,位于金店村西(今金店中学原址),占地面积10余亩,校舍50间,农场150多亩。1965年在邢台、内丘、任县、隆尧、柏乡、临城等8个县招收学生2个班,学员120名。1967年后,改为在全区范围内招生,学制3年,按中专待遇。1968年迁至县城中共内丘县委党校。学校除开设基础课外,专业课有土壤肥料、农业气象、植物保护、作物栽培等。1969年停办。
  内丘县卫生学校 创建于1974年,校址在县城北邵明驻军子弟小学院内,主要培训农村半农半医(赤脚医生)。1978年,邢台地区卫生局把该校作为试点,在内丘、临城、隆尧、柏乡四个县招收中专护士班1个,学生50名,学制3年。1979年,校址迁到县城南河村西,新建校舍80间,教职工增至28名,主要招收卫生系统在职人员,开办短期培训班。1986年开始招收2年制自费生,学习全国统一中等卫生学校教材,后延长一年实习。1988年,经河北省教委批准,纳入职业高中系统,国家承认中专学历。
  1993年,“世界银行贷款卫生IV项目”为学校投入世行贷款50.26万元,购置各种教学器械13种97件。1995年学校新建一座教学楼,建筑面积1202平方米。有教研室、电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实现了直观与电化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至2000年底,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多期,培训学员1400多人次。开办了3年制初级医士班17期,培养学员1350名。
  内丘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前身为内丘县农业技术中学,始建于1983年,校址在县城西北1千米(今县第二中学)处,占地面积48亩,建筑面积2360平方米。
  1988年10月,该校更名为内丘县职业技术中学。有教学班8个,学生323人,教职工57人。设有农业、兽医、家电、会统、林果、医士等专业班。1994年4月,学校又更名为内丘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址迁到县城南2.5千米处的凤凰村东,占地101亩,共投资400万元,建起组合教学、办公、实验、宿舍大楼,总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配备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电子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阶梯教室、教育卫星接收站、校园网络等设施。学校藏书5万册,设有农学、果林、牧医、电子、财会、医士、中师、英语、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应用、文秘13个专业。到2000年底有教职工132名,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72名,中教高级教师5名,中学一级教师14名。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