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28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小学教育
分类号: G62
页数: 3
页码: 937-939
摘要: 本节记述了内丘县小学教育,概括了小学教育概况、重点小学简介等。
关键词: 内丘县 教育 小学教育

内容

小学教育概况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内丘县将中丘书院改建为高等小学,此为县第一所官立高小。之后,在黄釜村、大留村、常丰村、大辛旺村、小辛旺村、滩里村、邓村、北阳村、张村、演武川村、西庞村、青山村、孟村、西杨寨村等较大村庄建立初级小学堂28所。民国14年(1925),在县城东街“丁”字口处,创立女子完全小学1所。到民国20年(1931)全县共有小学161所(其中完全小学2所,初级小学159所),在校学生4853名,入学率30%。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战乱,绝大多数学校解散。1940年,县域内出现了3种性质的学校:一是日伪政府在平原一带的河巨、金店、冯村、城关等地建立日伪小学38所。二是在和庄、南赛、孙家坡、神头等抗日游击区,建立“两面学校”(又称“伪装学校”),此校教师在敌我两方都有备案,教材有抗日课本和敌伪课本两种,视情授课。三是抗日政府在西部山区的白鹿角、侯家庄、獐獏、小西等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小学19所,在校学生432名,教师19名。1943年,抗日县政府又在小西村建立抗日高级小学1所(原与临城县合办临内抗日高小,至此分开),实行延安的“适应战争,结合生产”的办学方针,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学生还担负站岗放哨、送信及抗日宣传等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建立了神头、北街、大垒东村(原属尧山县)三所高级小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初级小学发展到195所。1951年增建张夺村、马河村、西阳村、十方村、小西村、清修村高级小学6所,以后又增加演武川村、官庄村、北光村等民办高级小学9所。1965年底,内丘县高级小学有32所,初级小学有221所,共有教学班692个,在校学生2061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小学教育受到冲击,教育质量一度下降。1968年,将县高小解散,所有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并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1983年,县调整小学布局,恢复了乡镇高级小学,在丘陵、山区5个乡建立了高级小学31所。
  1986年,重新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修改草案)》和小学《学生守则》,整顿了民办教师队伍,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实施“希望工程”,1996年,河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从特殊党团费中拨援建款10万元,在神头村建起第一所希望小学。至2000年,内丘县共建7所希望小学,引进资金90多万元。1998年,小学教育本着“减少数量,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原则,实行合校并点,“中心小学”随之出现。合并后的中心小学和普通小学,由受益村共同筹建,资产共有。至2000年,内丘县共有中心小学56所。
  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社会办学的若干规定》,允许私人办学。1993年,县第一所私立追光小学建立,尔后,私立学校发展较快。至2000年,全县共有私立小学24所。私立学校隶属县教育文化体育局(以下简称教文体局)管理,学制、教材、课程、升学同于公立学校。
  1999年,内丘县以“普九”为契机,全面加强了小学建设,累计投资1200万元,使全县公立小学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学校“八配套”(教室、桌凳、围墙、大门、旗杆、水源、厕所、校牌)达到省市验收标准。至2000年,全县共有公立小学169所,在校学生27066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99%,毕业率达100%。民国年间,内丘县小学学制不定。初小的教材是国语、算术、修身、音乐、体育、习字;高小增设地理、历史、自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普通小学的学制仍为“四、二制”(即初级四年,高级二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实行五年一贯制。1984年后,恢复六年制。初级小学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美术、珠算;高级小学增设自然、历史、地理等。1991年后,算术课改为数学课,并增设了思想品德课、社会课。
  重点小学简介
  内丘县实验小学 前身为“内丘县第二高级小学校”,始建于1912年,校址在县城北街。1955年更名为“北街完小”,至1990年改为现名。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校长李汉桥曾组织师生罢课、游行,抵制英货、日货。1937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内丘县城后,学校被迫解散。1945年,内丘县城解放后又获新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校不断发展,1963年被邢台地区定为全区重点小学,是年,有教学班14个,学生800余名,教职工30人,升学率居全县第一。“文化大革命”期间,该校教学受到干扰。1980年,通过整顿学校秩序,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被定为县重点小学。1991年,投资80万元,新建两栋3层教学楼。2000年,增建了实验室、阅览室,装配了计算机教室和语音室。时有教学班24个,学生1500人,教职工63人。
  私立追光小学创建于1993年,位于县城南东庞煤矿工人村西侧,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校舍8间,是年招收育红班1个,学生6名,之后逐年扩大,学生全部寄宿,实行封闭教学。到2000年,共培养小学毕业生1000名。有教职工60名。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