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移民搬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270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移民搬迁
分类号:
D632.4
页数:
1
页码:
918
摘要:
本节记述了内丘县抗日战争时期至1996年移民搬迁的记事。
关键词:
内丘县
民政工作
移民搬迁
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民国31年(1942)3月5日,因上年大旱遭灾,太行专署从内丘县一区岭头村以西,向山西省移民200户。
解放战争时期,民国37年(1948)4月,县政府组织深山白塔区向平原城关区、冯唐区各移民50人,向北光区、官庄区各移民150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4月,县成立移民办公室,组织居民50户,208人迁移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英力达瓦旗,后大部分迁回了原籍。
1957年1月,由白塔区向城关区、官庄区、柳林区移民536户、2217人。是年9月,为兴建石河水库,石河村36户,144人迁至该村北岗上,取名小石河;另有44户、176人迁至永安乡西永安村北,取名新石河。为迁村国家拨款4.05万元。1961年国家又拨款0.8万元为村修桥。1962年国家再拨款20余万元补偿了损失。
1958年兴建马河水库,马河村184户、804人迁至库区北岗上,至1959年6月迁毕,规定新房每间补助50元,国家拨款7.4万元。后于1982年国家又向马河村拨款30余万元,以改善迁后生产条件。
1964年1月10日,经邢台专署民政局批准,小辛旺村因1963年水灾被冲毁,在原村北重建新村。是年4月,北岭水库上游的下田庄村因水库蓄水被淹,决定搬迁。国家拨款3.4万元,每人按0.85间房建设,每间补助200元。年底有三分之一户迁至库区北岗上,取名东田庄村。其余户于1977年北岭水库除险加固时迁至库区以西,取名新田庄。
1996年,西部山区洪灾严重,县决定将七里会等三村59户村民迁到平原乡镇。七里会村迁至大孟镇16户,迁至官庄乡9户,杏树台村向内丘镇西丘村迁6户,桃园村迁至金店镇28户。
因东庞煤矿开采,从1984年开始的矿区村庄搬迁由县东庞矿区迁村办公室管理,搬迁具体事宜见《基础设施》编。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