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劳务市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228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劳务市场
分类号: F249.2
页数: 2
页码: 902-9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解放前,业主多自行决定招录务工人员,封建地主则以雇佣形式实施剥削,一般分长期雇佣(长工)和季节雇佣(短工)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剥削用工得到取缔,开始编制劳动计划。“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等形式进工厂和企业就业。20世纪80年代,全县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村中涌现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内丘县开始有组织进行劳务输出。1992年5月,内丘县建立了劳务市场。到2000年底,内丘县向外地输出劳动力达3000余人次。岗位技术培训达2000余人次。
关键词: 内丘县 劳务市场 市场经济

内容

内丘县解放前,业主多自行决定招录务工人员,封建地主则以雇佣形式实施剥削,一般分长期雇佣(长工)和季节雇佣(短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剥削用工得到取缔,开始编制劳动计划。1958年,“大跃进”时期,大量农民从事工业生产,一度出现城乡劳动力比例失调。
  20世纪60年代,对农村劳动力外出采取了多种控制措施,减少了盲目外流现象发生。“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等形式进工厂和企业就业。
  20世纪80年代,全县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村中涌现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内丘县开始有组织进行劳务输出。
  1992年5月,内丘县建立了劳务市场。设置项目有:传递劳务信息,签订劳务合同,对劳务工进行技术培训、安全生产培训、介绍就业,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和转移等。到2000年底,内丘县向外地输出劳动力达3000余人次。岗位技术培训达2000余人次。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