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减租减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145
颗粒名称:
减租减息
分类号:
K265
页数:
3
页码:
875-8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减租减息是在抗日战争中团结地主、富农,提高贫农、佃农积极性的一条重要抗日统一战线政策。1937年8月,中共中央洛川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就提出了减租减息政策。
关键词:
内丘县
抗日战争史
减租减息
内容
减租减息是在抗日战争中团结地主、富农,提高贫农、佃农积极性的一条重要抗日统一战线政策。1937年8月,中共中央洛川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就提出了减租减息政策。
1940年年8月20日,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简称冀太联办)公布了合理负担条令,负担标准最高不得超过年收入的30%。10月31日,冀太联办颁布了关于减租减息的暂行条例,规定统一实行“二五减租”(即地主向农民收取的地租减少一半。如由原来的收粮1石,交租5斗,减为收粮1石,交租2.5斗),“租额不得超过土地正产额千分之三七五”,“年利率不得超过一分”(次年2月改为一分五厘,即“分半减息”,就是地主、富农向农民放高利贷,由原来每百元月息3分、5分等,减为“分半”,不得超过一分半)。12月3日,依据冀太联办发布的减租减息条例,内丘县抗日根据地部分地方开始实行减租减息。白塔村是第一个试点村。农,并逐步上升为中农。8月,晋冀鲁豫边区的临时会议制定了《土地使用暂行办法和统一累进税条例》,使负担政策进一步公平合理,根据地农村的经济状况开始发生变化。地主富农为逃避负担,大量典当和出卖土地,如白塔村刘景玉,原有土地20亩,卖出3亩,刘大信原有12亩,卖出4亩。
1942年,减租减息群众运动在内丘根据地大规模开展。同年8月,地委召开县委书记联席会议,明确了减租减息的方向。9月,县委发动群众开展大规模减租减息运动。运动中心是减租、保佃、清债、退押。次年11月,减租减息进入第1941年7月,减租减息运动由合理负担转入第一阶段,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普遍展开,抗日县政府在乔家庄召开群众大会,发动群众与恶霸地主作斗争,公审斗争了大恶霸刘善莹的老婆,提高了广大群众觉悟,有力推动了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如白塔村,地租定额由原来每亩5斗减为3斗至2斗半。摩天岭村由定额6斗减到4斗。石坡咀村张文秀经过减租算账,抽回一部分土地,由佃农上升为贫二阶段,抗日政府一区在小西村召开群众大会,斗争了“山大王”恶霸地主安文祥,打消了群众害怕变天的顾虑,壮大了群众胆量,群众斗争情绪十分高涨。迫使地主、富农拿出了契约,退还押地。一些开明地主富农,经过动员顺利退约退押,广大农民得到了利益。
1944年,减租减息进入减租、订约、保佃为中心的第三阶段,并由经济斗争走向反封建统治斗争。10月,县委召开县、区各级干部扩大会议,针对减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并决定立即在新收复的三区开始减租。12月,抗日政府一、二区群众,结合审查公民,进行了清债和反迷信统治的斗争,分别清算斗争了槲树滩吴清泉和田白芷田禄等一批恶霸地主。次年1月,县委对进一步减租和检查进行布置,一、二区着重普遍彻底的检查,并建立佃户委员会,对四、六、七区开展普遍的宣传。4月,根据太行区党委的指示,减租减息告一段落,各区村转入春耕生产。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