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自然灾害 开展大生产运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143
颗粒名称: 战胜自然灾害 开展大生产运动
分类号: K265
页数: 2
页码: 874-8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抗日战争期间,内丘县天灾兵祸接连不断。有国民党溃兵的践踏骚扰、顽军强征豪夺;有日本侵略军的“扫荡”、“封锁”、抢劫;又有1939年7月历史罕见的山洪,1941年冬至1942年夏的长久干旱,1944年蔽天盖地蝗灾,1945年的暴风和毛虫,致使全县经济长期萧条,军需民食几经危机。抗日军民于艰难困苦中不畏强敌,战天斗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毛泽东主席号召军民开荒解决粮食问题,要求三个月粮菜自给,从而调动了党政军民的积极性。
关键词: 内丘县 抗日战争史

内容

抗日战争期间,内丘县天灾兵祸接连不断。有国民党溃兵的践踏骚扰、顽军强征豪夺;有日本侵略军的“扫荡”、“封锁”、抢劫;又有1939年7月历史罕见的山洪,1941年冬至1942年夏的长久干旱,1944年蔽天盖地蝗灾,1945年的暴风和毛虫,致使全县经济长期萧条,军需民食几经危机。抗日军民于艰难困苦中不畏强敌,战天斗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毛泽东主席号召军民开荒解决粮食问题,要求三个月粮菜自给,从而调动了党政军民的积极性。
  1940年3月,由于上年水灾,加之兵祸,根据地发生了严重春荒,仅岭头以西村庄就饿死509人,生产受阻。县委、政府发动组织群众向富户借粮,并抽调人员组成救灾春耕生产工作队,分别到各区帮助群众生产救灾。并在沟岔开荒种地,以减轻群众负担。同时,专署成立粮食调剂局,从山西购买粮食,解决本地春荒。县政府抽调经济科和英、行政科刘宗师、一区政府秘书刘仁德等负责粮食调剂工作,组织群众到山西和顺、昔阳等地运粮5万余斤。低价售给群众,以度饥荒。
  1942年6月,根据地出现严重灾荒,去冬以来,雨雪极少,战事频繁,不少村庄到月底还未下种,而麦收仅有三到四成。为度灾荒,县政府一方面组织群众开展大规模生产运动和社会互济活动,一方面减轻群众负担,除征收一定数量的公粮外,其他一切从免。党、政、军工作人员节衣缩食,口粮从1斤4两减至12两(时16两为1斤,合公制0.43公斤)。并将獐獏集市迁至中栗峪村。县供销社贸易公司组织根据地商贩到敌占区采购货物,并以优惠条件吸引敌占区小贩前来通商,以保证根据地供应。随后,尽管抗日军民开展生产自救,灾荒仍在加重,全县饿死人口超过了1700人。11月6日,边区政府提出了“不饿死一个人”的口号。县党、政、军、群各机关人员改为每天两顿饭,每人每天节省小米2两,以救济根据地灾民。次年1月22日,边区政府再次作出规定,每人每日节约粮1两。到麦后,县政府机关共节省小麦1925斤,救济了灾民。同时,太行区开始大规模纺织救灾运动。边区政府拨给棉花,每斤棉纺成线付小米2斤,再织成布付小米1斤。各村还举办了纺织训练班,掀起了轰轰烈烈纺织救灾运动。6月中旬,敌占区平原一带开始发现蝗虫,旱灾继续,夏荒日益严重。10月,县委、政府在侯家庄召开全县群英大会,表彰了生产运动中出现的劳动英雄申敬岐(石坡咀人)和安九仁(小西村人),进一步推动了全县的大生产运动。
  1944年3月,各村普遍成立了生产委员会,领导组织互助。西部3个区共组织互助组515个,参加3486人。4月,县政府发放农业贷款2446455元(冀钞),发放春季贷粮260石(小米),另借出机关一个月粮食17093斤(折米),无偿救济贫苦孤寡户粮5780斤、糠10126斤。6月底,大批蝗虫侵入了根据地,县、区各级政府和党组织动员领导群众投入了大规模灭蝗运动。设立剿蝗指挥部,统一支配力量。7月12日,大批蝗虫再次从平汉路沿线飞入根据地。男女老少全部出动灭蝗,至18日,才基本肃清蝗虫。7月下旬,蝗虫刚灭,蝗蝻相继发生,又一次开展了大规模灭蝗蝻运动。因蝗蝻浩多,扑杀不及变成飞蝗,形成更大蝗灾。一批批蝗群遮天蔽日、层层叠叠,落地达六七寸厚,所经秋禾,尽啮无遗。群众只有点火,放鞭炮进行驱赶。至8月底,除消灭一部分外,其余移向西北方。两个多月的剿蝗运动中,投入554250人次,剿蝗470000余斤,加强了根据地和敌占区军政民的鱼水关系。
  1945年3月,县政府发放救济粮贷款148087元(冀钞),手工业贷款106815元(冀钞),拨放义粮73600余斤,重点对受蝗灾及敌人抢掠严重的村庄进行了救济。4月21日至22日,侯家庄、白鹿角一带遭受了暴风袭击。果树大部分损坏,一般村减收50%,严重村(张北凹、桃园等)完全绝收。青苗被毁240亩。鉴于不断的灾害发生,县区政府号召动员,根据地群众采集野菜、柿萼等代食品224500余斤。并募集大部分支援敌游区群众度荒。共计募集炒面2107斤、干菜179斤、粮食105斤、糠285斤、橡子1915斤、荆籽1234斤。4月下旬,山区普遍发生毛虫危害麦田,三个区共被咬毁小麦168202亩。至月底,各区才基本肃清。
  在艰苦的环境中,抗日军民想方设法度荒,吃代食品、野菜、树叶、枣核壳、玉米轴,并开展借粮、借糠、借枣核壳、借炒面活动。吃完了榆树皮、榆树叶,吃了大部分橡树叶、柿子树叶。内丘独立营的伙食中每顿每人掺进一两柿子树叶,竟吃掉三大间房子存放的柿子树叶。还有人吃国槐叶,出现身体胖肿,有的脸上、身上裂了口子。枣核壳磨成面,吃着香,但吃后出现便秘,就采取水瓮里下通便药来解决。吃得玉米轴都是从山西运来的。在此困难面前,他们都精神饱满,斗志高昂。唱道:“……又吃苦,又耐劳,百姓不骚扰;给养没人给,心中似火烧,扼守马岭关,雪花头上飘,卫国保民,打倒日本,持枪往前跑”。“日头出来照四方,春风乐洋洋,扛起小镢头,开荒到山岗,镢头碰地响叮当,开垦荒,回家乡,等到秋后收食粮”。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